[实用新型]一种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16300.3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胤丞;武志涛;黄峰;谭化涛;林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2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肢体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上均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板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置物盘,右侧所述挡板右侧中心位置贯穿并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套管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径上螺纹连接有旋转柱。本实用新型中,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与活动块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带动活动块在导柱上向左或向右运动,进而带动座椅左右移动,转动座椅带动旋转柱转动,在旋转柱与螺纹杆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起到调节座椅高度的作用,进而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乘坐需求,提升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伤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性锻炼,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伤部组织的代谢与营养,加速损伤的愈合,促进功能、形态和结构的统一。
传统的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调节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要求,同时传统的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不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前后两端左侧和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前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之间顶部中心位置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左右两侧所述转动轴外径中间位置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中间所述转动轴外径中间位置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上均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左侧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置物盘,所述基板顶部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右侧所述挡板右侧中心位置贯穿并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径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径上螺纹连接有旋转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绳右侧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踏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外径上滑动连接有不同重量的三个重物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置物盘上放置有重物块,所述旋转柱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座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导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右侧所述挡板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端与丝杆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块与导柱之间贯穿并滑动连接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与旋转柱之间贯穿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16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输出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热水管道零冷水淋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