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18004.7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焕挺;潘少波;岑哲昱;胡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莱普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志坤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扶手 | ||
本申请涉及电梯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扶手,其包括扶手杆和连接件,所述扶手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接固定。本申请具有实现电梯扶手的可拆卸设计,便于电梯扶手安装运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扶手。
背景技术
轿厢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人或货物的工具。当轿厢电梯上行或者下行时,电梯扶手可以降低客人因失重或者超重带来的不适感,帮助乘坐人员站立。
现有的电梯扶手包括扶手杆和支撑杆,扶手杆一体成型,并固定于轿厢的三个轿壁。支撑杆与轿壁连接,且扶手杆与支撑杆固定。因此在扶手杆固定到轿壁上时,扶手杆的长度与轿壁的长度是统一不变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体成型的电梯扶手体积过大,不便于电梯扶手安装过程中的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运输电梯扶手时由于体积过大造成运输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扶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扶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扶手,包括扶手杆和连接件,所述扶手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插接于扶手杆和连接杆,有利于对电梯扶手的拆卸,方便了电梯扶手零件的运输。
可选的,所述扶手杆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一端插接的第一插孔,所述连接件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壁紧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的外周壁与第一插孔有静摩擦力,具有促使连接件与扶手杆紧密连接的趋势,有利于连接件和扶手杆的紧固。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所述套管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壁紧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具有连接连接杆和扶手杆的功能,套管的外周壁与第一插孔有静摩擦力,进而促使套管与扶手杆难以分开的趋势,有利于连接件和扶手杆的紧固。
可选的,所述套管设置有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包括沿所述套管长度方向开设的形变孔以及扩口螺栓,所述扩口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套管的外周的的一端,所述扩口螺栓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紧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口结构使得套管具有一定的膨胀能力,依靠扩口螺栓与套管内壁抵接,迫使套管向外膨胀,增加了套管与扶手杆的静摩擦力,进而紧固套管和扶手杆。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外周面开设有供所述扩口螺栓的螺栓头容置的沉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头槽为螺栓的头部提供了容纳的空间,降低扩口螺栓露出扶手杆杆面的概率,减少客人手持扶手杆时受到划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扶手杆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工艺孔,所述第一工艺孔与所述沉头槽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工艺孔为扩口螺栓紧固扶手杆和套管提供导向,扩口螺栓从第一工艺孔穿设于套管,降低螺栓露出扶手杆的概率,减少手持扶手杆受到划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管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的杆径,所述扶手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杆的一端面与连接杆的一端面抵接,有利于扶手杆与连接件插接。当套管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时,有助于第一工艺孔的孔口与沉头槽的槽口对应。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电梯,可以定制不同的连接杆,根据套管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便于对电梯扶手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莱普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慈溪莱普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18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面学习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用于ZB25包装机辅机的双推杆后杆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