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35365.2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8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温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双放卷电芯 循环 式多工位多片叠切 一体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涉及电芯叠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多个电芯托盘以及多个隔膜双放卷纠偏机构,隔膜双放卷纠偏机构包括自动接带机构,隔膜切断机构和至少一组隔膜吸附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工作人员能够更换新的隔膜卷到隔膜放卷部内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实现免停机更换操作,提升生产线效率。电芯托盘采用循环流动叠片的形式,能够减少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提升设备空间利用率。且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配合隔膜切断机构能够在任意叠片工位裁断电芯托盘上的隔膜,使电芯的叠片数量能够任意指定,生产各种叠片数量的电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叠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氢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叠片机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堆叠成型,再进行后续工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攀升,配套的动力电池电芯组需求量也呈指数级倍增,以往的电芯生产设备的效率已难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行业大大小小规模的企业都大力投入电芯生产线的建设与研发,为寻求产能和效率上的突破。
现有的电芯叠片设备生产线大部分为大规模企业的车间设计,需要车间具有足够面积的摆放空间才能够铺设生产线,对于规模中下的小微企业不友好,生产车间的面积不足以摆放完整生产线,调整车间设备布局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且电芯叠片过程中受限于叠片工位的数量,无法堆叠叠片工位倍数之外的叠片数量,调整叠片工位数量耗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下。
电芯叠片生产线的隔膜卷交错铺设在叠片上,当对应隔膜卷释放完全后需要使生产线短暂停止,由工作人员更换新的隔膜卷,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芯叠片过程中受限于叠片工位的数量,无法堆叠叠片工位倍数之外的叠片数量,调整叠片工位数量耗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下”以及“电芯叠片生产线的隔膜卷交错铺设在叠片上,当对应隔膜卷释放完全后需要使生产线短暂停止,由工作人员更换新的隔膜卷,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能够实现循环式叠片,提升空间利用率。电芯的叠片数量能够任意指定。实现隔膜放卷机构的连续放卷,生产线无需停机便能够完成隔膜卷的更换且不影响生产线的正常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包括:
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所述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叠片工位;
多个电芯托盘,所述电芯托盘于所述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的带面上紧密排列运输依次经过各所述叠片工位,且于所述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的带面末端下沉回流到所述循环式叠片运输机构的带面起始位置;
以及,多个隔膜双放卷纠偏机构,每个所述叠片工位上方对应设置一所述隔膜双放卷纠偏机构;
其中,所述隔膜双放卷纠偏机构包括自动接带机构,所述自动接带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隔膜放卷部,所述隔膜放卷部的隔膜经过所述自动接带机构后在隔膜引入辊的导向作用下铺设于所述电芯托盘的叠片上;所述自动接带机构用于使一所述隔膜放卷部的隔膜末端与另一所述隔膜放卷部的隔膜起始端连接;
所述隔膜双放卷纠偏机构包括隔膜切断机构和至少一组隔膜吸附机构,所述隔膜吸附机构位于所述隔膜引入辊和所述隔膜切断机构之间,用于吸附隔膜使隔膜下方的所述电芯托盘运输到下一所述叠片工位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动接带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组导向辊,两所述导向辊用于使所述隔膜放卷部的隔膜平直进入所述自动接带机构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动接带机构采用热覆合接带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35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腔柱与预埋钢筋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