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38717.X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郭凯;侯永涛;王殿魁;朱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涉及芯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流体与发热器件的换热效果,并避免液冷系统的流体阻力增大。该冷却装置包括流体腔体,流体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扰流板,相邻的两个扰流板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每个扰流板开设有多个流道通孔,且相邻的两个扰流板的流道通孔错位设置;冷却装置还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位于流体腔体的前壁,出液口位于流体腔体的后壁;冷板底座,冷板底座位于流体腔体的底部,冷板底座与发热器件贴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运行的功耗以及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越来越高。传统的自然散热和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通信设备中运行时的散热需求。因为液体的比热容要远高于空气的比热容,因此,液冷是解决通信设备散热的一个较佳途径。
冷板式液冷是目前液冷系统较为常用的一种液冷形式。冷板为一种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部可以充注流体,并通过冷板与通信设备进行接触,实现热量的转移。然而,在提高流体与通信设备的换热效率的情况下,需要额外的导流装置,额外的导流装置会引起液冷系统的流体阻力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用于提高流体与发热器件的换热效果,并避免液冷系统的流体阻力增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流体腔体,流体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扰流板,相邻的两个扰流板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每个扰流板开设有多个流道通孔,且相邻的两个扰流板的流道通孔错位设置;冷却装置还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位于流体腔体的前壁,出液口位于流体腔体的后壁;冷板底座,冷板底座位于流体腔体的底部,冷板底座与发热器件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却装置,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流体腔体,由此,温度较低的流体可以由进液口进入流体腔体,并通过流体腔体内的冷板底座与发热器件进行热交换,得到温度较高的流体由出液口排除。
此外,流体腔体内还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扰流板,扰流板开设有多个流道通孔,且相邻的流道通孔错位设置,可以增强扰流强度,提高与发热器件的换热效果。另外,由于多个流道通孔的设置于扰流板上,不需要额外的导流装置,可以减少流体腔体内的流体阻力。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液口与流体腔体的前壁焊接预制一体,出液口与流体腔体的后壁焊接预制一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扰流板,两个扰流板开设的流道通孔的数量不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流体腔体的材质为紫铜或无氧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板底座的材质为压铸铝合金。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扰流板为薄翅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并排排列的扰流板与流体腔体的前壁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38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快速脱离的万向接头
- 下一篇:一种测温、测压阀上配接的检测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