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50501.5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特种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10 | 分类号: | F16N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道 内圈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其结构包括中空管、套圈以及若干铜管,套圈上开设有若干注脂孔,套圈和内圈的外圆滑配连接时,注脂孔和内圈滚道中心位置持平,铜管的一端一一和注脂孔焊接连接,铜管的另一端一一连通在中空管的底部,铜管呈弧形连接在套圈和中空管之间;中空管的内部设有若干分油槽,分油槽的延伸方向一一朝向铜管,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油脂的定量注入,而且能能够将油脂快速分流进入内圈滚道的中心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给轴承注润滑油脂的方式是对着轴承上某滚动体或某相邻的滚动体间隙向轴承内注入润滑油脂,而油脂在轴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润滑脂具有很好的黏附性、耐磨性、耐温性、防锈性和润滑性,能够提高高温抗氧化性,延缓老化,防止金属部件磨损和油污的结聚,提高机械的耐磨、耐压和耐腐蚀性,注脂量和均匀性对轴承的使用来说非常关键。目前,注脂机对轴承的注脂位置大多集中了某个局部,需要多次进行注脂,每当局部堆积过多,需要人工进行平铺,然后再次进行注脂,整个过程需要多次注脂,才能完成对轴承的注脂,不仅效率低,而且很难对油脂的注脂量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包括中空管、套圈以及若干铜管,套圈上开设有若干注脂孔,套圈和内圈的外圆滑配连接时,注脂孔和内圈滚道中心位置持平,铜管的一端一一和注脂孔焊接连接,铜管的另一端一一连通在中空管的底部,铜管呈弧形连接在套圈和中空管之间;
中空管的内部设有若干分油槽,分油槽的延伸方向一一朝向铜管。
进一步的,上述中空管的底部封闭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若干倾斜向外的斜孔,若干斜孔呈圆形分布在密封板上。
进一步的,上述中空管的内部固定有若干分隔板,若干分隔板之间形成为分油槽。
进一步的,上述套圈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底部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始终位于注脂孔的上方。
进一步的,上述调节螺栓的螺帽大于套圈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铜管弧形的设计能够对中空管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能够油脂分流引入内圈滚道的中心位置,从而避免了油脂在内滚滚道局部的集中,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油脂的定量注入,而且能能够将油脂快速分流进入内圈滚道的中心位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在对内圈滚道中心位置进行定位时,根据内圈的规格,合理设置调节螺栓的位置,定位板和注脂孔之间距离等于内圈滚道中心位置到内圈端部之间的距离,在将套圈滑配在内圈的的外圆上时,当定位板和内圈的端部接触时,说明此时注脂孔和内圈滚道中心位置对齐。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滚道内圈的填脂工装,,密封板的设置能够将注脂机导出的油脂储存在中空管的内部,斜孔的设定不仅方便和弧形的铜管连接,而且能够将中空管内部的油脂快速导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空管的端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特种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特种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50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眼镜腿的眼镜架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