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餐饮废水中硝酸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60174.1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慧云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04;B01D29/03;B01D29/72;B01F27/9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周成金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餐饮 水中 硝酸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去除餐饮废水中硝酸盐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机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球型框,球型框内腔设置有生物陶瓷球,机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催化剂箱;该去除餐饮废水中硝酸盐的装置,通过触电点一结构和浮板结构额配合使用,利用浮板随着进入体积内腔的餐饮废水而逐渐上升,使得触电点一与连接板左侧不同高度的触电点二接触,以此通过不同的触电点二,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内,再由控制器控制与之电性连接的不同转轮旋转,以此自动排放适量的催化剂,达到合理自动调节添加催化剂,防止催化剂浪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餐饮废水中硝酸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含硝酸盐的餐饮废水属于难降解有毒有机类污染废水,物理化学法不能彻底去除硝酸盐,只能将其进行浓缩或转移;化学方法反应条件难以控制,容易产生副产物氨氮等,反应产物金属离子会带来污染。生化法按电子供体的不同分为自养反硝化除硝法和异养反硝化除硝法。自养反硝化的反应速度较慢,而且氢自养反硝化过程中用到的氢气易燃易爆,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用于大规模处理硝酸盐废水;硫自养反硝化容易使处理体系和出水pH偏低,生成的硫酸盐也会降低出水水质。
故相对于自养反硝化,异养反硝化的处理速率较快,但是异养反硝化处理方式中,一般的处理设备采用添加催化剂并配合微生物进行硝酸盐的处理,只是这种方式在处理时,因为每次处理的餐饮废水量并不相同,故催化剂的添加量也不相同,而一般的机器只能定量添加,容易造成催化剂的浪费,同时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使用以及废水中存在的其他杂质,处理后的废水中常常存在一些较大杂质,容易堵塞出水口或沉积在处理池底部,造成处理池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除餐饮废水中硝酸盐的装置,具备自动调节催化剂添加量以及防止机体底部杂质沉淀堵塞的优点,解决了一般机器只能定量排放催化剂,容易造成催化剂浪费以及卸料口处沉积物堆积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调节催化剂添加量以及防止机体底部杂质沉淀堵塞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餐饮废水中硝酸盐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机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球型框,球型框内腔设置有生物陶瓷球,机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催化剂箱,催化剂箱左侧的底部设置有竖杆,竖杆的底部设置有浮板,竖杆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触电点一,催化剂箱内腔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均匀设置有触电点二,催化剂箱内腔右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催化剂箱内腔右侧的中部设置有储料块,催化剂箱内腔右侧的底部设置有球型外壳,球型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一,球型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开口二,球型外壳的内腔设置有转轮,转轮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机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滤框,滤框的左侧设置有密封套,机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底块,底块的内腔设置有弹簧,底块的顶部通过弹簧活动安装有顶块,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
优选的,所述竖杆贯穿催化剂箱左侧的底部且浮板位于催化剂箱左侧的下方,触电点一和触电点二竖直方向相对接触,从而浮板受到机体内腔餐饮废水的浮力上升后,带动竖杆上移,直至浮板不再上移时,使得此时的触电点一和相同位置处的触电点二接触导电。
优选的,所述触电点二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转轮电性连接,从而触电点一与触电点二接触时,控制器通电控制转轮逆时针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轮外表面的凹槽的直径大小与开口一和开口二的直径大小相匹配,储料块位于球型外壳顶部开口一的正上方,且储料块与开口一接通,催化剂箱的底部开设有位于开口二正下方的通孔,从而转轮转动时,通过开口一,使得储料块内的催化剂落入顶部的凹槽内,而底部的凹槽通过开口二和通孔落入机体内腔。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慧云,未经梁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60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松紧式钻夹头的电钻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精度拉线位移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