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门窗的实腹钢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62328.0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轩;常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桂玉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3/76;B32B15/18;B32B15/04;B32B3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鸿基 |
地址: | 1326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门窗 钢板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窗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门窗的实腹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连接有隔热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胶条的第一槽,所述第二基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压线的第二槽,所述隔热基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五金件的第三槽,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采用密封胶的方式封堵压线以及胶条与玻璃之间的贴合缝隙,即使不干胶脱落,在胶条以及压线和隔热基体的作用下,也可使得整个结构保持优良的防火隔热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窗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门窗的实腹钢板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材料尤其是窗框,由于铝合金重量轻,加工方便,安装也方便,现有的窗框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进行生产,但是对于一些建筑用门窗,其对于门窗的防火隔热性能以及强度等要求,实腹钢板却较为实用。
钢材密度为7.8g/cm3,抗拉强度为300-400Pa/m2,屈服强度为230-330Pa/m2,伸长率为28-32%,弹性模量为210Gpa,这些优良的材质特性,是目前市场上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是保证门窗产品可用性和实体性质量的基础。钢材可以实现循环再生利用,使用过程中不会带来环境污染,是环保型建材。
现有的钢腹板门窗通常采用打密封胶的方式,将胶条以及压线装设好后,将玻璃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在玻璃与胶条之间的缝隙处进行打密封胶,同时在玻璃与压线的部位进行打胶,从而起到隔热密封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钢腹板结构门窗,密封胶处干燥氧化易产生脱落,难以达到良好的防火隔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钢板结构门窗的隔热密封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门窗的实腹钢板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门窗的实腹钢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门窗的实腹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连接有隔热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胶条的第一槽,所述第二基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压线的第二槽,所述隔热基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五金件的第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腹钢复合新型门窗型材,设置不规则第一槽和第二槽是经过热轧槽口的工艺设计,保证对五金件的卡接安装和防火密封卡接定位耐久性的稳定性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在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之间采用隔热基体,有效的提升了隔热性能,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采用密封胶的方式封堵压线以及胶条与玻璃之间的贴合缝隙,即使不干胶脱落,在胶条以及压线和隔热基体的作用下,也可使得整个结构保持优良的防火隔热密封性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采用热轧材料钢制成,所述隔热基体为乙烯基酯网状环形加强玻璃纤维基体,所述第一槽与第二槽均为热轧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设置隔热耐高温材料,使这种复合型材的隔热性能远大于热轧实腹钢制型材,而具有非常好的节能优点;钢复合新型门窗系统节能保温可达到1.0W/(㎡·K)以下,比同等条件下铝合金门窗系统的保温性能提高了2倍数以上,比普通实腹钢门窗系统的保温性能提高了3倍以上;且所选用钢的价格只有铝合金25%~30%;加之内外侧钢材本身的导热系数也低于铝合金(钢的导热系数50W/(㎡·K);不锈钢的导热系数17W/(㎡·K);6063铝合金的导热系数203W/(㎡·K)。),以上优势使这种复合型材的隔热性能较断桥铝合金型材及实腹钢型材有显著提高,而比现有的实腹钢、断桥铝合金结构更节能、经济凭借钢质型材的热稳定性,可起到防火耐火的效果;在耐火温度600°以上,耐候完整性≥1.00h。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第一基板、焊接成型在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体一侧的第一U型座,所述第一槽位于第一U型座的一侧,所述隔热基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在第一U型座的内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基体分拆成型制造,无须制造机加工定位模具,同时也无须大量难度的机加工,提升了成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桂玉,未经常桂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62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喷涂装置
- 下一篇:透气抗UV衬衫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