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67494.X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5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吴丹;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肛门 直肠 脓肿 术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包括蕈状头引流管(1)和导向棒(2),导向棒(2)套设在蕈状头引流管(1)内,导向棒(2)将蕈状头引流管(1)导向肛门直肠脓腔顶端;蕈状头引流管(1)包括蕈状头(11)和管体(12),所述导向棒(2)包括头端(21)、棒体(22)和尾端(23)。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血管钳夹取并防止蕈状头引流管在狭小空间难以操作的问题,可以将蕈状头引流管快速准确地导向脓腔顶端。操作过程中,球形头端不会将蕈状头刺破,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出血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
背景技术
肛门直肠脓肿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手术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最为常见手术方式的是脓肿切开引流术。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高位肛门直肠脓肿,因为病灶位置高,以及脓腔周围正常组织的压力等原因,在做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经常出现病灶内部粘连,切口过早闭合,导致切口分泌物引流不通畅,甚至出现脓液潴留,导致患者术后病灶肿痛、流脓,甚至感染扩散。这些情况出现后,往往需要再次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这既增加了患者术后痛苦,降低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又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
临床实践证明,置管疗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脓腔大小,将蕈状头引流管置入脓腔内,引流管尾端用丝线固定在切口附近,防止引流管过早脱落。这样,引流管可以有效撑开脓腔内部及切口,保证引流通畅,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引流管尾部注入药水,对脓腔进行清洗治疗。置管疗法既保证切口引流通畅,又可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术中置管,是通过弯头血管钳,夹持引流管顶端的蕈状头,送入病灶内部。因为病灶位置高,越往顶部,空间越是狭小,操作困难,费时费力,往往不能一次成功,反复置管操作,可能出现血管钳顶端刮伤、刺破正常组织的情况,引发出血或者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旨在解决目前肛周脓肿术中置管术使用血管钳夹管,狭小空间,操作困难、费时费力,且不能一次成功,甚至可引起损伤出血及医疗事故的问题。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包括蕈状头引流管和导向棒,导向棒套设在蕈状头引流管内,导向棒将蕈状头引流管导向肛门直肠脓腔顶端,蕈状头引流管包括蕈状头和管体,导向棒包括头端、棒体和尾端。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中,所述蕈状头引流管的蕈状头上优选有数个等直径小圆孔。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中,所述蕈状头引流管管体优选为等直径的中空管道。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中,所述导向棒头端优选为球形。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中,所述导向棒棒体优选为等直径圆柱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中,所述导向棒尾端优选为两端光滑的等直径圆柱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中,所述导向棒尾端与棒体垂直形成“T”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中置管导向棒,可以有效解决血管钳夹取并防止蕈状头引流管在狭小空间难以操作的问题,可以将蕈状头引流管快速准确地导向脓腔顶端。操作过程中,球形头端不会将蕈状头刺破,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出血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肛门直肠脓肿术中置管导向棒,具有省时省力,成功率高,操作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蕈状头引流管侧面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肛门直肠脓肿术后置管蕈状头引流管正面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67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