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72171.X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林肖怡;刘涵;袁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豆贝贝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所述镜头满足如下条件:2.00<SL/TL<3.00;0.5<f/SL<0.8;其中,SL为光圈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L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镜头的焦距。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光圈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与镜头焦距的比值,以及光圈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与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的比值,能够有效平衡光圈位置,从而在确保成像效果的同时控制镜头体积,有利于实现镜头体积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智能家居的兴起,如今各式智能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如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
在这些智能机器人中,需要搭载镜头以实现测距等功能,使机器人能够具备准确避障等功能。目前,搭载于智能机器人上的镜头需要满足小体积的要求,以避免智能机器人的整体体积过大,但若一味地缩小镜头的体积,则会导致镜头光圈难以满足实际的成像要求,使得智能机器人的相应功能的执行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头的小体积化会导致镜头光圈难以满足实际的成像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所述镜头满足如下条件:
2.00<SL/TL<3.00;
0.5<f/SL<0.8;
其中,SL为光圈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L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镜头的焦距。
可选地,所述镜头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塑料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非球面透镜。
可选地,所述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
1.70<CT1/CT2<2.10;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可选地,所述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
0.30<(CT1+CT2)/f<0.70;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可选地,所述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
0.50<(R11+R12)/(R11-R12)<1.00;
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可选地,所述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
0.20<DM11/DM22<0.60;
其中,DM1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有效直径,DM22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有效直径。
可选地,所述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
N2-N1≤0.05;
2×V2-V1≤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72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壳体式手动牙嵌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铣槽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