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光伏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86219.2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2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俊;于鹏晓;李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零碳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40/42;H02S40/00;H02S20/23;F24F7/007;F24S2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申晓慧 |
地址: | 246511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通风 装置 | ||
1.一种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支架(1)、光伏板(2)以及排风组件(3),所述光伏支架(1)上设有风道(10),所述排风组件(3)固定在所述风道(10)内,所述风道(10)内还固定有支撑组件(13),所述光伏板(2)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13)上,所述光伏板(2)向所述排风组件(3)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2)与所述排风组件(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2)与所述排风组件(3)之间设有储电单元(4),所述光伏板(2)输出的电储存在所述储电单元(4)内,所述储电单元(4)为所述排风组件(3)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2)与所述风道(10)之间沿第一方向(V-V)存在间隙(H),所述风道(10)通过所述间隙(H)与外界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多个立柱(131)和多个檩条(132),所述立柱(131)的一部分沿第一方向(V-V)伸出所述风道(10)外,所述檩条(132)与所述立柱(131)的顶端固定,所述光伏板(2)固定在所述檩条(1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1)包括导水组件(11)以及设于导水组件(11)上的风道组件(12),所述风道组件(12)包括风道外壳(121)以及固定于所述风道外壳(121)底部的底架(122),所述风道外壳(121)上设有开口(201),所述开口(201)边缘设有框体(202),所述风道(10)由所述框体(202)围设而成,所述风道(10)的一端与所述间隙(H)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开口(20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1)、所述排风组件(3)均固定在位于所述开口(201)处的底架(122)上,所述风道外壳(121)设有收容腔(120),所述底架(122)固定在所述收容腔(120)内,所述开口(201)与所述收容腔(1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可替换屋顶若干光伏板中的任一块,所述风道外壳(12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确定以适应相应屋顶通风口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外壳(121)包括风道板(1211)、固定在所述风道板(1211)外周边缘的外框(1212),所述风道板(1211)、所述外框(1212)围成所述收容腔(120),所述开口(201)设于所述风道板(12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顶光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组件(1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本体(112),所述本体(112)上设有第一导流槽(1111)、安装槽(1112)和第二导流槽(1113),所述第一导流槽(1111)、所述第二导流槽(1113)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安装槽(1112)的两侧,所述风道外壳(121)通过连接件(14)与所述本体(112)固定,所述连接件(14)包括压板(141)和限位件(142),所述压板(141)一侧压在所述风道外壳(121)上,另一侧压在所述本体(112)上,所述限位件(142)穿过所述压板(141)并限位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1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零碳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零碳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862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