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检测的显示仪器承放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99955.1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6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方萃松;周正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艾威仕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D11/24;G01D11/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74 | 代理人: | 何园园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检测 显示 仪器 承放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检测的显示仪器承放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端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和螺纹杆,且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开口,转动杆和螺纹杆的顶端分别在两个圆形开口处延伸至底座的外部,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螺纹杆的顶端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底端在螺纹套的外侧处固定连接有外筒。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显示仪器放置高度调节时,可以扭动旋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即可使得螺纹套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螺纹套推动固定盒移动即可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此后将显示仪器放置于固定盒中时即可达到所需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检测的显示仪器承放架。
背景技术
汽车检测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行驶里程的增加),其零件逐渐磨损、腐蚀、变形、老化,以及润滑油变质等,致使配合副间隙变大,引起运动松旷、振动、发响和漏气、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车技术性能下降,汽车维护作业(或称汽车保养作业)的核心是“维护”汽车技术状况的完好。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00730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检测显示仪器承放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活动柱的顶部通过连接槽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上述专利中对显示仪器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对装置上半部整体进行抬升,然后再进行固定才能实现调节,该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调节效果,但是付出较大的体力劳动,因此调节过程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检测的显示仪器承放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检测的显示仪器承放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端内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和螺纹杆,且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开口,转动杆和螺纹杆的顶端分别在两个圆形开口处延伸至底座的外部,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螺纹杆的顶端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底端在螺纹套的外侧处固定连接有外筒,底座的顶端在螺纹套的外侧处固定连接有内筒,外筒套设于内筒的外部,转动杆和螺纹杆处于底座内部的杆体外部分别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的直径小于从动轮的直径,且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
进一步的,外筒和内筒均呈长方体形,且外筒与内筒相适配。
进一步的,固定盒的一侧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与固定盒的内壁之间在两个伸缩杆之间处固定连接有弹簧,且连接板的一侧以及固定盒的另一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辊轴。
进一步的,固定盒的两侧内壁在辊轴的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泡沫垫,且固定盒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底座的底端外侧四个角处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底座的顶端在旋钮的外侧处转动连接有罩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螺纹套,在进行显示仪器放置高度调节时,可以扭动旋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即可使得螺纹套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螺纹套推动固定盒移动即可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此后将显示仪器放置于固定盒中时即可达到所需高度,且在此过程中直径较小的主动轮带动直径较大的从动轮转动时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故可以让固定盒以及其上放置的显示仪器的高度调节更为省力和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艾威仕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艾威仕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99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