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10177.1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7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章;李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大章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5/74;E02D3/00;E02D3/02;E02D23/00 |
代理公司: | 保定超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1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淤泥 土地 重力 码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式码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包括基床、沉箱、胸墙、混凝土面层和后方回填区,所述沉箱落至在基床的顶部,所述胸墙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弦,所述混凝土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倒滤层,所述基床的底部设置有浸淤沉埋机构,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重力码头在淤泥软质土地内的稳定性,在基床的底部增加了由沉埋管和锚杆为主要结构所组成的浸淤沉埋机构,数组沉埋管在搭建的过程中会沉埋在淤泥质地的底部,而回流的淤泥会填充进内、外进淤空腔中,从而增加了沉埋管埋设后的稳定性,加载预压力对软基层进行了加固,避免顶部的沉箱直接落入淤泥质地内部,避免局部塌陷的问题发生,从而提高码头作业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式码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
背景技术
重力式码头兼具码头结构和挡土结构双重功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但是重力式码头结构对于地基承载カ要求很高,一般适用于砂土、岩基等地基条件较好的地方,在粘土、粉土等软土地基上建造重力式码头,必须进行可靠的地基加固处理,而淤泥质土地基承载カ极差,加固难度很大,而且回淤很快,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形成局部塌陷,使码头稳定性下降。
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包括基床、沉箱、胸墙、混凝土面层和后方回填区,所述沉箱落至在基床的顶部,所述胸墙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弦,所述混凝土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倒滤层,所述基床的底部设置有浸淤沉埋机构;
所述浸淤沉埋机构包括沉埋管,所述沉埋管的内部设置有承重管壁,所述沉埋管与承重管壁之间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侧壁板,所述承重管壁的内部设置有通道管,所述沉埋管的外侧套接有多组间隔相同的固定卡套,所述固定卡套的底部设置有锚墩,所述锚墩的底部连接有锚杆,所述锚杆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有防滑齿墩,所述锚杆的底端设置有锚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沉箱的内部与胸墙之间填充混凝土进行封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倒滤层为土工织物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沉埋管与承重管壁之间且位于两组相邻的侧壁板中形成外进淤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承重管壁与通道管之间开设有多组内进淤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沉埋管共设置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基床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用于淤泥质土地基的重力式码头,为了提高重力码头在淤泥软质土地内的稳定性,本专利在基床的底部增加了由沉埋管和锚杆为主要结构所组成的浸淤沉埋机构,数组沉埋管在搭建的过程中会沉埋在淤泥质地的底部,而回流的淤泥会填充进内、外进淤空腔中,从而增加了沉埋管埋设后的稳定性,加载预压力对软基层进行了加固,避免顶部的沉箱直接落入淤泥质地内部,避免局部塌陷的问题发生,且在每组沉埋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多组锚杆,在沉埋管埋入淤泥底后,锚杆插入粉质黏土层内,且防滑齿墩与淤泥之间形成抱紧力,不会松脱,进一步加固了沉埋管的位置稳定性,从而提高码头作业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埋管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大章,未经刘大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10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滑动拆卸隔物装置
- 下一篇:半直驱发电机定子铁芯柔性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