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33614.1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7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庆华;黄建华;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F11/46;C22B7/00;C22B34/36;C02F101/20;C02F101/3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所述废水储罐的出水端连接第一离子交换设备;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设备内填充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设备的出口连接第一交换液储槽;还包括过滤柱,所述过滤柱内填充煤炭颗粒,所述过滤柱的出口连接过滤液储槽;以及第二离子交换设备,所述第二离子交换设备内填充芳香族吸附树脂,所述第二离子交换设备的出口连接第二交换液储槽;所述第二交换液储槽连接石灰加料装置和pH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交换液储槽的出口连接过滤装置。上述装置可以回收处理COD含量较高、酸性较强的钨废水,使得钨废水满足排放要求,并且可以回收钨,获得石膏副产品,具有工业推广运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废水中的COD的组成一般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这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反映水被污染的程度,高的COD含量意味着污染严重,处理难度大。
钨废水是指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在萃取-离子交换-结晶工艺中,需要进行萃取和反萃工艺、硫化沉淀、过滤和离交除杂等操作,上述过程产生的废水呈酸性,盐分高,COD含量高,处理起来较为困难。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874111U公开的钨冶炼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依次连通地包括处理池、静置池、过滤池、化验装置,处理池包括:硫酸注入控制器和pH值探测器,当pH值探测器探测到处理池内的废水的pH达标时,硫酸注入控制器停止向处理池内注入硫酸;处理剂注入控制器,其与控制装置电连通,控制装置与化验装置连通,当化验装置的化验结果满足排放阈值时,控制装置向处理剂注入控制器发生停出注入信号,并且向排放阀发出打开信号;还包括搅拌器;控制出口;以及时间控制器,当时间控制器计时结束时,向搅拌器发出停止工作的信号,和/或向控制出口发出打开信号。通过上述处理系统,无法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因而处理得到的物料不能通过精细分离工艺继续提取有价值元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采用第一离子交换设备回收废水中的有价值的钨元素,通过填充煤炭颗粒过滤柱串联第二离子交换设备来降低钨废水中的COD,使之满足排放要求;最后,通过石灰加料装置将污水中的钙转化为石膏,回收作为副产品,提升经济效益。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所述废水储罐的出水端连接第一离子交换设备,所述废水储罐和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设置之间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提升泵和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设备内填充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设备的出口连接第一交换液储槽;
所述第一交换液储槽的出水口依次连接第二阀门、第二提升泵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出口连接过滤柱,所述过滤柱内填充煤炭颗粒,所述过滤柱的出口连接过滤液储槽;
所述过滤液储槽的出水口依次连接第三阀门、第三提升泵和第三流量计,所述第三流量计的出口连接第二离子交换设备;所述第二离子交换设备内填充芳香族吸附树脂,所述第二离子交换设备的出口连接第二交换液储槽;所述第二交换液储槽连接石灰加料装置和pH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交换液储槽的出口连接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或所述第三提升泵为耐酸污水泵。由于钨废水中硫酸含量较高,废水的腐蚀性强,采用耐酸污水泵可以避免废水损害泵体结构,延长使用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子交换设备内,所述丙烯酸树脂的粒径为0.4-0.8mm,填充高度为0.2-1m。第一离子交换设备用于回收钨,通过丙烯酸树脂吸附钨,然后对吸附钨的树脂进行解析,即可获得含钨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柱内,所述煤炭颗粒的粒径为0.0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33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神病患者的保护椅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消防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