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独立冷却机构的液力缓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46936.X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雷;柴叶飞;陈浩;庄文钊;耿小虎;程子硕;王英睿;高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麟智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7/00 | 分类号: | F16D57/00;F16D65/78;B60T10/04;B60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雪娇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冷却 机构 液力缓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独立冷却机构的液力缓速器,包括:定子,其固定设置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转子,其设置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并与汽车的传动机构连接;储油腔,其用于容纳缓速器油,并为所述工作腔提供缓速器油;连通室,其用于接收所述工作腔中排出的缓速器油;换热器,其内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进液口与所述连通室连通,出液口与所述储油腔连通;冷却液管道,其内部具有冷却介质;压缩机,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却液管道的一端连通;冷凝器,其入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膨胀阀,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连通,出口端与所述冷却液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力缓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独立冷却机构的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重型商用车由于重量大,在长时间制动时,主动排气制动由于过热极易发生失灵,加装淋水器,冷热不均刹车又极易发生损坏,在寒冷地区也无法应用,加装液力缓速器成为目前的主流方式。液力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制动装置,体积小质量轻,制动效率高,减少了驾驶员刹车操作,减少排气制动的使用率,大幅节省成本,也能有效的提高行车安全率。
在搭载液力缓速器的汽车制动过程中,液力缓速器进行工作,汽车动能消耗于缓速器工作液的摩擦和对定子的冲击而转换为热能,使工作液温度升高,工作液的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出。高效且可靠的冷却系统是液力缓速器长时间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常规液力缓速器的冷却系统与发动机集成,需要依靠中间介质冷却水换热,且缓速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极大,发动机冷却系统很难承担如此大的热量交换,从而使液力缓速器的工作性能大打折扣。多数液力缓速器只能发挥最大制动性能的二分之一左右。液力缓速器的冷却系统通常与发动机和变速箱共用一套冷却系统,通常为发动机水循环的水对缓速器油进行降温,发动机的散热系统进行散热。在液力缓速器长时间工作时,对冷却系统冷却速度要求极高,发动机冷却系统常常无法保证对液力缓速器进行有效冷却,导致缓速器的制动效率明显下降。
与变速箱共用冷却系统限制了缓速器的安装位置,无法将缓速器安装在距离发动机较远的位置。重型牵引车大部分运载重量集中在位于靠后位置的挂车上,挂车轮胎承受的压力远远比车头的轮胎强度大,因此在挂车的传统制动器工作时往往产生高温以及热衰减,造成轮胎起火,甚至是爆胎甩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独立冷却机构的液力缓速器,其能够液力缓速器的长时间的工作制动性能,提高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能够将缓速器与发动机分离设置,避免车辆的运载重量集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独立冷却机构的液力缓速器,包括:
定子,其固定设置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
转子,其设置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内,并与汽车的传动机构连接;
储油腔,其用于容纳缓速器油,并为所述工作腔提供缓速器油;
连通室,其用于接收所述工作腔中排出的缓速器油;
换热器,其内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进液口与所述连通室连通,出液口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冷却液管道,其内部具有冷却介质;
压缩机,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却液管道的一端连通;
冷凝器,其入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
膨胀阀,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连通,出口端与所述冷却液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带独立冷却机构的液力缓速器,还包括:
冷却风扇,其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用于为所述冷凝器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麟智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麟智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46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线用降噪落料架
- 下一篇:双色移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