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53185.4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娥;刘升光;孙奥;夏翎筝;张馨元;刘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明章;王海波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九孔 实验 电路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电学实验演示与教学领域,提出了一种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包括带磁性的九孔板和金属底板,二者上下固定;带磁性的九孔板的上表面为带凸出铜柱的九孔;金属底板上设有与带磁性的九孔板上的九孔一一对应的圆形磁铁,圆形磁铁与金属底板共面;圆形磁铁按照磁极朝向一致排列。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加强了电学元件与九孔实验电路板间的连接性能,而且解决了弹片因长时间插拔失去弹性后导致元件于九孔板接触差的问题。元件引脚仍保留原有弹片结构,使得原有元件也同样也可用于新的磁性九孔板,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电学实验演示与教学领域,特别涉及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学实验用连接元件大部分借用九孔实验板,取代传统的接线柱方式,从而避免了传统接线接点容易脱落、维修困难的问题。九孔实验板具有更加简洁明快的接线优点,接线操作简单,而且趣味性较强,在各个高校物理实验室及电学实验中大规模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九孔实验板大多采用普通无磁性九孔板,每个九孔为一组,一组九孔与另外一组间用绝缘材料填充。在连接电阻、导线等元器件时,通常在元件引脚处添加弹片,元件与九孔板连接时靠弹片向外侧张力与孔的侧壁连接,以达到接触连接作用。但在长期实践教学中发现,目前的九孔实验板存在以下问题:
1.引脚上的弹片弹力有限,长时间大量插拔后失去弹性,故元件与九孔板接触不好;
2.弹片与引脚间接触时好时坏,具有不确定性,影响故障判断。同样的元件,插在板上不同位置,表现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改进原有无磁性九孔板结构,利用磁力吸合加强电学元件与九孔实验电路板间的连接性能,彻底解决九孔板与元件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包括带磁性的九孔板和金属底板,二者上下固定;带磁性的九孔板的上表面为带凸出铜柱的九孔;金属底板上设有与带磁性的九孔板上的九孔一一对应的圆形磁铁,圆形磁铁与金属底板共面,使接触电阻尽可能小;圆形磁铁按照磁极朝向一致排列;与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连接的元件基于原弹片结构基础上,元件的引脚设为磁性。
所述圆形小磁铁的充磁范围为1000-5000高斯。
引脚底部有一定弧度,且有小平面,这样在元件与九孔板连接时,一方面可利用弹片与九孔侧壁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磁性与底部小磁铁相吸,双重保障,使得元件和九孔板连接牢固,减小接触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加强了电学元件与九孔实验电路板间的连接性能,而且解决了弹片因长时间插拔失去弹性后导致元件与九孔板接触差的问题。元件引脚仍保留原有弹片结构,使得原有元件同样也可用于新的磁性九孔板,提升了九孔板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磁性九孔实验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为九孔板与金属底板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用新型应用于“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实验”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531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