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65188.X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骆力荣;张建华;洪坤;周新芳;向孟利;陈亮;戚晓蕾;周崇先;虞晓龙;许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4 | 分类号: | H01M4/1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涉及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盖头和密封单元;盖头上侧中部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圆孔一,所述圆孔一的内侧卡接有极柱;密封单元包含有圆环槽一、圆环块、密封圆环一、L形槽、凸块和卡紧组件,所述圆孔一的内侧上端开设有上侧朝外倾斜的圆环槽一,放置密封圆环一的过程中,圆环块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凸块在对应的L形槽竖向槽内向下滑动,凸块滑动到L形槽内部下侧后,通过外力转动圆环块带动前后两侧的凸块同向转动到两个L形槽的横向槽内,从而实现对圆环块及下端的密封圆环一位置的固定作用,需要拆卸时反向操作即可,从而使密封圆环一可实现快速拆卸维修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铅酸蓄电池端子与盖头之间密封一般使用密封胶和机械方式进行;
对于铅酸蓄电池,现有的极柱密封结构拆装较为复杂,容易影响对铅酸蓄电池拆卸维修的工作效率,且密封效果有限,为此,我们提出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放置密封圆环一的过程中,圆环块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凸块在对应的L形槽竖向槽内向下滑动,凸块滑动到L形槽内部下侧后,通过外力转动圆环块带动前后两侧的凸块同向转动到两个L形槽的横向槽内,从而实现对圆环块及下端的密封圆环一位置的固定作用,需要拆卸时反向操作即可,从而使密封圆环一可实现快速拆卸维修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盖头和密封单元;
盖头:上侧中部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圆孔一,所述圆孔一的内侧卡接有极柱;
密封单元:包含有圆环槽一、圆环块、密封圆环一、L形槽、凸块和卡紧组件,所述圆孔一的内侧上端开设有上侧朝外倾斜的圆环槽一,所述圆环块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圆环一,所述密封圆环一通过圆环块的下端与圆环槽一的内侧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圆环槽一的内部前后两侧上端分别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个L形槽,两个L形槽的横杆外端方向相反,所述圆环块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凸块与对应的L形槽的内侧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圆环槽一的内部左侧上端设置有与圆环块的左侧之间配合连接的卡紧组件。
通过圆孔一使盖头实现对极柱外侧的连接固定的作用,通过外力将密封圆环一通过圆环块卡接在圆环槽一的内侧,在内侧上端朝外倾斜的圆环槽一的作用下,通过密封圆环一向下的滑动实现向内挤压的作用,从而增加密封圆环一对极柱外侧的密封性,放置密封圆环一的过程中,圆环块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凸块在对应的L形槽竖向槽内向下滑动,凸块滑动到L形槽内部下侧后,通过外力转动圆环块带动前后两侧的凸块同向转动到两个L形槽的横向槽内,从而实现对圆环块及下端的密封圆环一位置的固定作用,需要拆卸时反向操作即可,从而使密封圆环一可实现快速拆卸维修的作用,通过卡紧组件实现对圆环块在圆环槽一内侧上端位置的卡紧作用,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凸块脱离L形槽内部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组件包含有圆槽、圆孔二和卡紧杆,所述圆环块的左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圆环槽一的内部左侧上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圆孔二,所述圆孔二的内侧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有卡紧杆,所述卡紧杆的外侧右端与圆槽的内侧之间配合卡接。
通过圆孔二使卡紧杆实现滑动的作用,在卡紧杆的外侧右端与圆槽的内侧之间的配合卡接作用下,通过卡紧杆向右的滑动实现对圆环块在圆环槽一内侧上端位置的卡紧作用,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凸块脱离L形槽内部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组件还包含有滑槽和滑块,所述圆孔二的内部上侧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卡紧杆的上侧左端与滑槽的内侧之间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65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船用乙烯脱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