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注桩二次清孔沉渣厚度的测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74582.X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0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源鹏;韦晓明;陈超;楼洺强;李文;韩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黄孙将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二次 沉渣 厚度 测量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注桩二次清孔沉渣厚度的测量工具,包括用于放置在外界地面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水平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所述第一收线盘上缠设有第一测量绳,所述第一测量绳一端设置有用于置入外界灌注桩桩孔中的测量盘,所述测量盘呈圆盘状设置,所述第二收线盘上缠设有第二测量绳,所述第二测量绳一端设置有用于置入外界灌注桩桩孔中的测量柱,所述测量柱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绳和第二测量绳上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检测效率较快的沉渣厚度测量工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桩沉渣厚度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灌注桩二次清孔沉渣厚度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灌注桩桩孔清孔完成后需要检测桩孔孔底沉渣厚度值,如若沉渣厚度值不满足则需要重新清孔,而目前市面上比较精确的沉渣厚度检测仪一台就需要几万的成本,无法大批量的在施工现场使用,成本较高,且仪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影响检测效率和施工进度,同时施工现场脏乱差仪器难以平稳安放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注桩二次清孔沉渣厚度的测量工具,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检测效率较快的沉渣厚度测量工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注桩二次清孔沉渣厚度的测量工具,包括用于放置在外界地面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水平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所述第一收线盘上缠设有第一测量绳,所述第一测量绳一端设置有用于置入外界灌注桩桩孔中的测量盘,所述测量盘呈圆盘状设置,所述第二收线盘上缠设有第二测量绳,所述第二测量绳一端设置有用于置入外界灌注桩桩孔中的测量柱,所述测量柱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绳和第二测量绳上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的固定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操作人员移动架体使其移动至外界灌注桩桩孔附近,而后继续移动架体使得测量柱和测量盘均居于灌注桩桩孔正上方,在检测开始时操作人员旋转第一收线盘使得第一收线盘上的第一测量绳逐渐回旋出第一收线盘,使得回旋出的第一测量绳带动测量盘向桩孔中移动,直至测量盘与沉渣表面相接触,记录第一测量绳上的定位块位置,并计算第一测量绳未拉伸时定位块与拉伸后定位块之间间距,即为第一测量绳拉伸长度,同时该长度为第一长度,而后操作人员旋转第二收线盘使得第二收线盘上的第二测量绳逐渐回旋出第二收线盘,使得回旋出的第二测量绳带动测量柱向桩孔红移动,直至测量柱沉入桩孔孔底,记录第二测量绳上的定位块位置,并计算第二测量绳未拉伸时定位块与拉伸后定位块之间间距,即为第二测量绳拉伸长度,同时该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加上测量盘厚度即为第一检测值,而第二长度与加上测量柱厚度即为第二检测值,由此可计算出沉渣厚度即为第二检测值减去第一检测值;上述技术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制造较低,且适用于不同场合,耐磨实用,同时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精准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中心处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居于第一收线盘与第二收线盘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均与固定盘间隙配合设置,所述固定盘上沿其中心轴方向周向排布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上均开设有第二开孔,两个所述第二开孔上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均与各自相邻的第一开孔插接配合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固定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时,操作人员将两个连接杆均穿过各自对应的第一开孔,而后与各自相邻的第二开孔插接配合设置,使得连接杆与固定盘连接实现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在支撑杆上的固定,确保在检测盘与沉渣表面接触且检测柱沉入孔底后第一测量绳和第二测量绳不会继续向桩孔中拉伸,进而确保检测过程不会受到干扰,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74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网线使用的外皮剥落装置
- 下一篇:防冲喉潜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