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及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74670.X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王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9/28;A47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 |
地址: | 5283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旋 分离 系统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及吸尘器,所述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包括:尘杯组件,其上设有进气口;电机组件,装设在所述尘杯组件的一端;外旋气道,装设在所述尘杯组件中,并与所述进气口及电机组件连通,外部的含尘气流自在所述电机组件的驱动下自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外旋气道中旋转,以离心出大尘粒,形成小尘粒气流;内旋气道,装设在所述尘杯组件中,并与所述外旋气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小尘粒气流自所述出气端进入所述内旋气道旋转,以离心出小尘粒,形成清气流。本实用新型的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能够高效分离尘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吸尘器,例如公告号为CN20874086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可以吸水的二级尘气分离旋风式尘杯及其吸尘器,或者是公告号为CN21257478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其均是采用单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实现尘气分离,具体为通过设置外旋通道使得形成外气旋,基于外气旋迫使大颗粒尘粒旋转下落,但是对于小尘粒无法做到尘气分离,导致吸尘器整体的尘气分离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分离尘气的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及吸尘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应用于吸尘器中,所述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包括:
尘杯组件,其上设有进气口;
电机组件,装设在所述尘杯组件的一端;
外旋气道,装设在所述尘杯组件中,并与所述进气口及电机组件连通,外部的含尘气流自在所述电机组件的驱动下自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外旋气道中旋转,以离心出大尘粒,形成小尘粒气流;
内旋气道,装设在所述尘杯组件中,并与所述外旋气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小尘粒气流自所述出气端进入所述内旋气道旋转,以离心出小尘粒,形成清气流。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外旋气道和内旋气道,可以使含尘气流基于外旋气道形成外气旋,实现第一次尘气分离后能够再切入内旋气道,以通过内旋气道获得更高速度的内气旋,进而将气流中的较小尘粒进行抛离,实现二次尘气分离,提高尘气分离效果,以更好地分离垃圾。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内旋气道呈中空筒状结构,其朝向所述外旋气道的一端设有多个分离孔,背离所述外旋气道的一端设有多个用于使小尘粒气流呈波浪状流入、流出所述内旋气道的内偏心槽,所述小尘粒气流通过所述内偏心槽进入所述内旋气道中旋转,以离心出小尘粒,所述小尘粒通过所述分离孔输出。内旋气道经过设置分离孔和内偏心槽而使小尘粒气流流入、流出内偏心槽,分离出小尘粒,并将小尘粒经由分离孔输出,实现含尘气流中的小尘粒的分离。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双气旋尘气分离系统还包括:
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旋气道下方,并与所述外旋气道相连,以配合围成用于装设所述内旋气道的腔室。通过设置滤网组件可以避免大尘粒进入内气旋气道,同时可以包围形成用于容置内气旋气道的腔室。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外旋气道呈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外旋气道的中空部分外形匹配并相互连接,以配合形成所述腔室。整体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制备。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支架及固定在所述滤网支架上的滤网,所述小尘粒气流经过所述出气端、滤网组件进入所述腔室中,进而通过所述内偏心槽进入所述内旋气道中。经过设置滤网支架及滤网可以使得小尘粒气流经过分离过滤后再进入内气旋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74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照明功能的吸尘器头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动物的药材碾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