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旋转接头的耐高温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74834.9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华;李建军;郭凡;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F17D5/00;F16L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旋转 接头 耐高温 管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旋转接头的耐高温管路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具有高温水管以及低温水管,所述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分别与余热锅炉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固定连通,所述低温水管和高温水管均为耐高温硬质管道,且耐高温硬质管道被分为若干管道段,相邻管道段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在余热锅炉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有效防止管路之间发生缠绕,而且能够有效保障管路的寿命以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接头的耐高温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领域内具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及其他设备,余热锅炉通常设置在热源附近,将热源热辐射、对流产生的热进行回收,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金属管道送至蒸汽管网进行利用;余热锅炉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变换位置,如电炉炉盖、加热炉步进梁等装置,此类装置位置发生变动时,余热锅炉及其进水、出水管路也会跟着移动。现有技术中,余热锅炉的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采用金属软管,当当高温蒸汽温度、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软管的寿命和安全性下降,而且,在余热锅炉位置变换时容易造成金属软管相互缠绕,从而影响使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旋转接头的耐高温管路系统,在余热锅炉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有效防止管路之间发生缠绕,而且能够有效保障管路的寿命以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旋转接头的耐高温管路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具有高温水管以及低温水管,所述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分别与余热锅炉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固定连通,所述低温水管和高温水管均为耐高温硬质管道,且耐高温硬质管道被分为若干管道段,相邻管道段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通。
进一步,所述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的管道段的段数以及管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与余热锅炉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连接的管段与入口端和出口端固定密封连通。
进一步,与余热锅炉入口端和出口端连通的两个管道段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还包括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监控主机、拉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显示器;
所述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所述监控主机与显示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在余热锅炉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有效防止管路之间发生缠绕,而且能够有效保障管路的寿命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旋转接头的耐高温管路系统,包括余热锅炉5,所述余热锅炉具有高温水管以及低温水管,所述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分别与余热锅炉的入口端4和出口端6固定连通,所述低温水管和高温水管均为耐高温硬质管道,且耐高温硬质管道被分为若干管道段(1,3,8),相邻管道段之间通过旋转接头2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在余热锅炉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有效防止管路之间发生缠绕,而且能够有效保障管路的寿命以及安全性。其中,8为低温水管的末端管道段,1为高温水管的末端管道段,均与其他设备固定密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74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