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MS51的RS232串口扩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04183.7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峰;刁扣林;韩一帆;夏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s51 rs232 串口 扩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子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一种基于MS51的RS232串口扩展装置,包括上位机,上位机经光电隔离模块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分别与逻辑器件和供电电路相连,逻辑器件与收发器相连,收发器与仪器相连;上位机通过光电隔离模块发出指令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指令处理后发给逻辑器件,由逻辑器件通过收发器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仪器,进而实现上位机与仪器之间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串口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上位机采用RS485接口和modbus协议的前提下,在面对一台上位机需要连接RS232的串口协议设备较多的情况时,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和串口扩展。RS485和RS232是用于许多工业通讯系统的物理标准,在工业领域中,其串行接口符合高速和工业稳健性的要求。当仅具备单一RS485接口、modbus协议的工业用上位机需要监控二路RS232仪器时,由于RS232全双工一对一的局限性,以及RS485接口modbus协议与RS232接口串口协议不互通,难以实现对两组RS-232设备的连接与数据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S51的RS232串口扩展装置,实现对两组RS-232设备的连接与数据传输,使用简单,占用系统资源少,易于控制,通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MS51的RS232串口扩展装置,包括上位机,上位机经光电隔离模块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分别与逻辑器件和供电电路相连,逻辑器件与收发器相连,收发器与仪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位机通过光电隔离模块发出指令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指令处理后发给逻辑器件,由逻辑器件通过收发器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仪器,进而实现上位机与仪器之间的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光电隔离模块包括芯片RSM485ECHT,芯片RSM485ECHT的10号脚分别与连接器CN2的2号脚以及连接器CN3的2号脚相连,芯片RSM485ECHT的9号脚分别与连接器CN2的3号脚以及连接器CN3的3号脚相连,芯片RSM485ECHT的8号脚分别与连接器CN2的4号脚以及连接器CN3的4号脚相连,连接器CN2和连接器CN3与上位机相连,芯片RSM485ECHT的4号脚和3号脚均与单片机相连。
这样485转TTL电平采用芯片RSM485ECHT,能够有效达到电气隔离的作用,在输入输出过程中不会收到任何的影响,工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瞬变脉冲对设备及系统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单片机包括芯片MS51FB9AE,芯片MS51FB9AE的2号脚、3号脚、13号脚以及14号脚均与逻辑器件相连,芯片MS51FB9AE的4号脚和8号脚分别与连接器CN1的4号脚和3号脚相连,芯片MS51FB9AE的7号脚接地,芯片MS51FB9AE的9号脚与供电电路相连,芯片MS51FB9AE的18号脚分别与连接器CN1的2号脚和芯片RSM485ECHT的3号脚相连。
这样通过串口通道连接MS51FB9AE单片机,上位机对MSMS51FB9AE单片机进行程序烧写实现此设备的串口扩展功能,使用简单,占用系统资源少,易于控制,子串口特性与母串口相同,采用单片机的两个GPIO控制两个扩展串口,低成本、易于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逻辑器件包括芯片74HC125, 芯片74HC125的1号脚和10号脚相互连接并且与芯片MS51FB9AE的14号脚相连,芯片74HC125的2号脚和5号脚相互连接并且与芯片MS51FB9AE的2号脚相连,芯片74HC125的3号脚、6号脚、9号脚以及12号脚与收发器相连,芯片74HC125的4号脚和13号脚相互连接并且与芯片MS51FB9AE的13号脚相连,芯片74HC125的7号脚接地,芯片74HC125的8号脚和11号脚相互连接并且与芯片MS51FB9AE的3号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04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便的电池电量检测及显示电路
- 下一篇:一种内孔侧壁毛刺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