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11886.2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9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杨明春;张修可;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808;B08B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渗水 自动 收集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涉及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该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渗水地面,所述渗水地面的底端设置有渗水收集池,所述渗水收集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渗水收集池底端的出口处设置阀门,所述渗水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搅拌杆、叶轮、出水管,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臂,所述叶轮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在出水管的内壁上。通过设置清洁机构,使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在进行排水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对渗水收集池进行搅拌,从而使底部的沉淀物与水充分混合,避免沉淀物堆积到底部在进行排水时对阀门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渗水自动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渗水当成污水排出浪费水资源的问题,通常安装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在渗水收集池安装液位开关,并安装一套水泵,把水管接驳到小区绿化景观补水池。地下渗水就可以形成水资源再利用,可节省较多的水费,实现物业绿色低碳运行。
而现有的自动收集装置通常需要将水堆积到一定液位再进行排出利用,而水长时间静置,其内部的杂志会被沉淀到底部,从而在出水时底部的杂志一时间快速的涌入,从而容易导致出水口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渗水地面,所述渗水地面的底端设置有渗水收集池,所述渗水收集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渗水收集池底端的出口处设置阀门,所述渗水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
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臂;
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在出水管的内壁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贯穿且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渗水收集池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轮轴一的中心上,所述轮轴一通过皮带一与轮轴二传动连接,所述轮轴二的中心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空腔设置在渗水收集池底部的地面中。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与渗水收集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叶轮的中心轴通过皮带二与锥齿轮一的中心传动连接,所述锥齿轮一的中心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侧壁靠近叶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二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在出水管的内壁上,所述锥齿轮二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底端上,所述连接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刮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清洁机构,使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在进行排水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对渗水收集池进行搅拌,从而使底部的沉淀物与水充分混合,避免沉淀物堆积到底部在进行排水时对阀门造成堵塞。
(2)、该地下渗水自动收集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清洁机构,使本装置在进行排水时,通过排水产生力使叶轮旋转,从而通过传动结构带动连接轴旋转,通过连接轴带动刮板对出水管的进水部分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长时间出现水垢堵塞出水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科技分公司,未经华侨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11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