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长形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13487.X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徐策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长 蒸汽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长形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埋设在主体内的加热管,设置于主体上部的汽化板,以及设置于主体下部的面板,所述加热管环绕设置,所述主体与汽化板闭合形成有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所述主体与面板闭合形成有第三汽化腔;第一汽化腔,连通进水口并设于加热管内周的一侧;第二汽化腔,设于加热管内周的另一侧,且所述主体内设有连通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的汽化环道;第三汽化腔,设于加热管内周的中部,且所述主体与面板之间设有连通第三汽化腔设置的出汽环道,所述汽化环道与出汽环道相对设置,所述面板上设有连通出汽环道的出汽口,提高汽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长形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发生器广泛运用于各种蒸汽输出设备,尤其是在挂烫机、蒸汽熨斗和蒸汽刷等熨烫设备中,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其通常包括一个主体,在主体内设置加热管,并在加热管周围设置汽化通道,水流进入汽化通道后进行汽化,从而输出蒸汽,而常见的蒸汽发生器的汽化通道通常是在平面上设置多个围筋,通过不同形状的围筋围合形成蜿蜒的汽化通道,为保证汽化通道的长度,需要设置多个围筋,进而导致蒸汽发生器尺寸过大,并且,该种蒸汽发生器,在输出蒸汽过程中,由于汽化通道存在远离加热管的部分,导致输出的蒸汽仍存在水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长形蒸汽发生器,提高汽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长形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埋设在主体内的加热管,设置于主体上部的汽化板,以及设置于主体下部的面板,所述加热管环绕设置,所述主体与汽化板闭合形成有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所述主体与面板闭合形成有第三汽化腔;
第一汽化腔,连通进水口并设于加热管内周的一侧;
第二汽化腔,设于加热管内周的另一侧,且所述主体内设有连通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的汽化环道;
第三汽化腔,设于加热管内周的中部,且所述主体与面板之间设有连通第三汽化腔设置的出汽环道,所述汽化环道与出汽环道相对设置,所述面板上设有连通出汽环道的出汽口。
进一步,所述汽化环道布置于加热管上部,且所述汽化环道关于加热管轮廓环绕设置,作为优选的,汽化环道位于加热管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三汽化腔布置于加热管的下部,所述出汽环道环绕第三汽化腔设置。
进一步,所述出汽环道布置于加热管的下部,且所述出汽孔正对加热管,优选的,出汽环道位于加热管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与加热管内周的轮廓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沉入主体设置,且所述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底部至少低于加热管的上端面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汽化腔内侧设有通汽腔,所述通汽腔沉入主体设置,且所述通汽腔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布置于通汽腔上部,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第二汽化腔和通汽腔,所述第二开口能够连通第一开口并连通通汽腔和第三汽化腔。
进一步,所述面板上设有置入在第三汽化腔内的围筋,所述主体底部设有围设在围筋外周的凹座,所述凹座与围筋之间形成出汽间隙,所述出汽间隙连通所述出汽环道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状盘绕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的长度尺寸与宽度尺寸之比至少为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13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分离装置
- 下一篇: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