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39310.7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3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军;高欣奕;田天雨;高鹏飞;郭刚;赵丝雨;任陟;薛晨;林霄霄;冯继超;李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05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废旧 蓄电池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放置废旧蓄电池的柜体本体(1);以及
设置在所述柜体本体(1)内的多个隔板(2),所述废旧蓄电池放置在多个所述隔板(2)上;
设置在所述隔板(2)上的漏液引流装置(3);
设置在所述柜体本体(1)下方的漏液收集槽(4),所述漏液收集槽(4)用于收集所述废旧蓄电池的漏液;
其中,所述漏液引流装置(3)用于将所述隔板(2)上的废旧蓄电池漏液引流至所述漏液收集槽(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引流装置(3)包括:
沿所述隔板(2)的第一方向开设在所述隔板(2)上的至少一个漏液引流槽(31);
漏液引流孔(32),所述漏液引流孔(32)设置在所述漏液引流槽(31)的第一端(311)以及第二端(312),且所述漏液引流槽(31)的所述第一端(311)以及所述漏液引流槽(31)的所述第二端(312)的底部与所述漏液引流孔(32)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端(311)与所述第二端(312)为相对端;
漏液引流柱(33),所述漏液引流柱(33)的第三端(331)与所述漏液引流孔(32)连通,所述漏液引流柱(33)的第四端(332)与所述漏液收集槽(4)连通,所述第三端(331)与所述第四端(332)为相对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漏液引流槽(31)等间距开设在所述隔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引流槽(31)包括:
漏液引流槽中间部(313),所述漏液引流槽中间部(313)的深度为0.5mm-0.6mm;以及
漏液引流槽端部(314),所述漏液引流槽端部(314)的深度为0.7-0.8mm;
其中,所述漏液引流槽中间部(313)位于所述漏液引流槽(31)的中间位置;所述漏液引流槽端部(314)位于所述漏液引流槽(3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1)包括:
第一板(11),所述第一板(11)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板(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板(111)以及第二子板(112);
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板(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子板(121)以及第四子板(122);
底层板(13),所述漏液收集槽(4)位于所述底层板(13)的下方;
顶层板(14);
背板(15);以及
柜门(16),所述柜门(16)包括第一柜门(161)以及第二柜门(162);
其中,所述第一板(11)、所述第二板(12)、所述底层板(13)、所述顶层板(14)、所述背板(15)以及所述柜门(16)围合形成所述柜体本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板(11)以及所述第二板(12)上的多个通风防爆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防爆孔(17)内镶嵌有蜂窝状阻燃结构(171),所述阻燃结构(171)的材料为阻燃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162)内表面的温度报警感应器(18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162)外表面的温度报警器(182),所述温度报警感应器(181)与所述温度报警器(182)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161)外表面的无线射频电子标签(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废旧蓄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隔板卡口(21),所述隔板(2)通过所述隔板卡口(21)固定连接在所述柜体本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393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