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集成变压器、变压装置及车载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0769.9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张维;亿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16;H01F27/12;H01F27/22;B60L53/20;H02J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变压器 变压 装置 车载 充电机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集成变压器、变压装置及车载充电机,在磁集成变压器中,原边绕组的同名端连接直流源的正极,原边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直流源的负极,第一副边绕组的同名端和异名端耦合第一负载的两端,第二副边绕组的同名端和第三副边绕组的异名端耦合第二负载的一端,第二副边绕组的异名端和第三副边绕组的同名端耦合第二负载的另一端。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原边绕组和第一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的外层,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的内层,内层紧贴第一磁芯,外层围绕在内层的外围。在本申请中,对车载充电机中的两个变压器进行磁集成,体积更小且集成度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集成变压器、变压装置及车载充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车载电子设备呈小型化、集成化、高功率密度化的趋势。而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harging,OBC)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车载电子设备,如何减小车载充电机的体积以提升其功率密度尤为重要。通常来说,车载充电机包括两个变压器,其中,两个变压器分开设置在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 /直流(directcurrent,DC)变换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中。然而,两个变压器分开独立设置,体积过大且集成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集成变压器、变压装置及车载充电机,可对车载充电机中的两个变压器进行磁集成,体积更小且集成度高,从而提高了磁集成变压器的功率密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集成变压器,该磁集成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其中,原边绕组的同名端连接直流源的正极,原边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直流源的负极,第一副边绕组的同名端和异名端耦合第一负载的两端,第二副边绕组的同名端和第三副边绕组的异名端耦合第二负载的一端,第二副边绕组的异名端和第三副边绕组的同名端耦合第二负载的另一端。可以理解的是,该磁集成变压器可对直流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变压处理,从而输出两路不同的电压分别对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供电,供电效率更高,供电灵活性更强。上述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原边绕组和第一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的外层,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的内层,内层紧贴第一磁芯,外层围绕在内层的外围。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共用同一第一磁芯,成本更低,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磁集成变压器设置在车载充电机内的情况下,磁集成变压器可对车载充电机中的两个变压器进行磁集成,其中,第一磁芯、原边绕组和第一副边绕组与车载充电机中的一个变压器对应,第一磁芯、原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与车载充电机中的另一个变压器对应,体积更小且集成度高,从而提高了磁集成变压器的功率密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层包括第一内层和第二内层,第二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一内层,第三副边绕组绕制在第二内层,第一内层紧贴第一磁芯,第二内层围绕在第一内层的外围。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副边绕组包括第一主体、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连接第一主体,其中,第一主体紧贴第一磁芯,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主体的同一侧。第二延伸部作为第二副边绕组的同名端,第三延伸部作为第二副边绕组的异名端。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与冷却介质接触,冷却介质包括导热胶、导热泥、水道、油道、导热硅脂、导热垫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延伸部与冷却介质接触可以构建极低热阻的散热通道,磁集成变压器的散热能力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0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护机构的差压变送器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耐磨损超高频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