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挂钩脱钩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1218.4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7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震;张驰;徐冰;赵中天;于靖松;庞皓文;杨军;吴城桥;汪瑞;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钩 脱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挂钩脱钩器,脱钩器包括上部壳体,所述壳体下方设有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的侧边设有端耳,驱动柄横向置于上部壳体的空腔内,驱动柄左端铰接在端耳上,驱动柄右端露出;所述驱动柄中间下方设有驱动块,罩体内铰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下方通过弹簧与罩体内壁连接,驱动块上下移动改变连接器张闭;本实用新型仅操作手一人便可完成整个作业流程,此设计不再使用气动装置脱钩,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自挂钩后人员在臂架下作业安全风险解除、成本低,本脱钩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强夯机脱钩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挂钩脱钩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公司正在使用中的强夯机脱钩机构采用气动与机械相结合,故障较多,夯锤在半空中不能脱落现象时有发生,落钩时,脱钩器晃动幅度较大,不易限位,脱钩器与夯锤时常碰撞,因此脱钩器与夯锤吊环易损坏,维修成本大,效率低。作业时需要人工挂钩,且在起重臂下方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同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改进现有的脱钩器,设计出一种自挂钩脱钩器,采用纯机械式设计,更加简单,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挂钩脱钩器,脱钩器包括上部壳体,所述壳体下方设有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的侧边设有端耳,驱动柄横向置于上部壳体的空腔内,驱动柄左端铰接在端耳上,驱动柄右端露出;所述驱动柄中间下方设有驱动块,罩体内铰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下方通过弹簧与罩体内壁连接,驱动块上下移动改变连接器张闭。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为圆台形罩体,罩体内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器,连接器均匀设置在罩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呈L形钩状,连接器的通过销轴铰接在罩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块呈圆台形结构,驱动块的顶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通孔与驱动柄中间的连接孔贯穿销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柄右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端耳上。
进一步的,罩体内侧壁上设有铰接座,连接器设置在铰接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仅操作手一人便可完成整个作业流程, 此设计不再使用气动装置脱钩,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自挂钩后人员在臂架下作业安全风险解除、成本低,本脱钩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自挂钩脱钩器外型图。
图2是自挂钩脱钩器外型侧面图。
图3是自挂钩脱钩器内部图。
图4是自挂钩脱钩器状态图。
图中:
图中:1、上部壳体;2、吊环;3、端耳;4、罩体;5、第二销轴;6、连接孔;7、连接杆,8、驱动块,9、销轴,10、弹簧,11、连接器,12、驱动柄,1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1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的安装紧固结构
- 下一篇:垃圾分类宣教投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