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51046.9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0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徐有静;高广辉;王建;韩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13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点 腕舟骨 骨折 固定 导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该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包括用于克氏针导向的导向主体,所述导向主体的长度小于克氏针长度30‑70mm,所述导向主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固定有七个直径相当的内管,其中一个内管位于外管的中心为中心内管,其余内管均匀分布于中心内管的周围为周向内管,在七个内管中,相邻两个内管之间存在间隙,且相邻两个内管的中心距为1.7‑3.2mm,所述内管的内径大于0.88mm但不大于1.2mm。该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可以大大减轻医生手术负担,帮助医生快速定位入针点,使手术由原来4个多小时缩减至1个多小时,极大的缩短了手术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手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腕舟骨是腕关节的一块小骨头,其状如舟,故其名。腕舟骨骨折是指因外力因素导致腕舟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破坏的骨骼疾病,较为常见,其在腕骨骨折中占比可达70%,而在腕舟骨骨折后,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需要对其进行外固定或/和内固定,腕舟骨骨折是全身骨骼骨折中较难愈合的骨折之一,而内固定较外固定对于骨折愈合来说,是更为可靠。目前,对其进行内固定的一种方式如下:手术时采用一个克氏针作为抗旋转针,一个克氏针作为空心钉的导向针,引导空心钉从其腕舟骨的结节位置以合适的方向钉入其中,之后取出两个克氏针即完成固定。但由于腕舟骨较小,使得其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比其他身体部位(例如盆骨)难度大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腕舟骨的结节位置是其上一个非常小的凸起位置,入针点在其周围,该位置作为入针点比较难确定,常需要医生花费大量时间或多次试验才能准确定位;其二,所用克氏针一般为0.88mm和1mm两种,在用电钻钉入过程中容易发飘,导致入针位或入针方向不准确,需要取出重新定位,上述操作是进行腕舟骨手术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使得一场普通的腕舟骨手术需要花费4个多小时,不仅患者比较痛苦,反复术中透视对患者及医生身体损害较大,医生也非常疲累,且每天进行的手术有限,在骨折患者较多时,往往使部分患者得不到较快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可以大大减轻医生手术负担,帮助医生快速定位入针点,使手术由原来4个多小时缩减至1个多小时,极大的缩短了手术周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定点腕舟骨骨折内固定导向装置,包括用于克氏针导向的导向主体,所述导向主体的长度小于克氏针长度30-70mm,所述导向主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固定有七个直径相当的内管,其中一个内管位于外管的中心为中心内管,其余内管均匀分布于中心内管的周围为周向内管,在七个内管中,相邻两个内管之间存在间隙,且相邻两个内管的中心距为1.7-3.2mm,所述内管的内径大于0.88mm但不大于1.2mm。使用时,选用小于内管内径的克氏针,可使其与内管间隙配合。
在进行腕舟骨骨折手术前,需要先对导向主体进行2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高压消毒,七个内管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所以内管间设置有一定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51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硅胶加工的硅胶捏合机
- 下一篇:一种快速清理的布袋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