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51870.4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72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福祥来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颖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7 | 代理人: | 潘晓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九洲基创利路7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限位 机械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腔体,在所述腔体内设有拨挑结构及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靠近所述拨挑结构的一端,且所述限位柱由所述下壳体向靠近所述上壳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拨挑结构包括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所述上转轴和/或所述下转轴的转动角度。在门内或门外进行开锁动作、转动拨挑结构时,通过上转轴的转动或下转轴的转动带动锁舌从伸出状态至缩回状态以开锁,限位柱的设置,在保证实现开锁目的的同时,避免使用暴力强压把手冲过限位旋转开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
背景技术
在机械锁开锁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拨挑结构开锁,现有技术没有对开锁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或现有技术中对转动开锁时角度限制的结构强度过小,导致开锁时用户用力过大会造成突破所述角度位置结构的限制,导致开锁后空转的结果,降低用户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避免用力过大导致转动角度过大。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腔体,在所述腔体内设有拨挑结构及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靠近所述拨挑结构的一端,且所述限位柱由所述下壳体向靠近所述上壳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拨挑结构包括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所述上转轴和/或所述下转轴的转动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转轴设置在靠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所述上转轴设置在靠近所述上壳体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柱由所述下壳体向所述上壳体方向延伸的高度大于所述上转轴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转轴处形成第一转动部,在所述第一转动部靠近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转轴处形成第二转动部,在所述第二转动部靠近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柱包括限位柱本体及设置于所述限位柱本体上的加强部,且所述限位柱本体与所述加强部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柱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部环设在所述限位柱本体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柱的直径为3-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在门内或门外进行开锁动作、转动拨挑结构时,通过上转轴的转动或下转轴的转动带动锁舌从伸出状态至缩回状态以开锁,限位柱的设置,在保证实现开锁目的的同时,避免使用暴力强压把手冲过限位旋转开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限位柱的机械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上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福祥来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福祥来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51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涂料加工用的改性沥青搅拌罐
- 下一篇:一种强度高的塑料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