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除尘控制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53468.X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6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刚;唐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双杰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永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69 | 代理人: | 胡刘菠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除尘控制盒,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防撞套,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散热风扇,壳体内侧底端上安装有限位块和顶端设有孔洞的控制盒本体,限位块上端呈倾斜状,壳体内侧顶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导向块,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安装有防尘网,壳体正前方设有门体。外壳和防撞套对控制盒本体进行双重保护,同时具有防尘效果,避免外力碰撞和掉落至地面容易损坏内部电器原件的情况。两个限位块、两个导向块和控制盒本体顶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n型流道并持续输入冷风,将热量通过出风口排出,可持续散热,散热效率高效,解决了热量无法有效排出,温度过高易损坏电器原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撞除尘控制盒。
背景技术
控制盒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盒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现有的控制盒缺少防护装置,在日常使用操作,受到外力的碰撞或掉落至地面容易损坏内部的电器原件,而且内部电器原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控制套本体内,对电器原件造成一定影响,现有的多用防尘外壳进行防尘,但在使用防尘外壳时,控制盒本体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排出,控制盒本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损坏电器原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撞除尘控制盒。
一种防撞除尘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套设有防撞套,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内侧底端上对称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呈倾斜状,所述壳体内侧底端上安装有控制盒本体,所述控制盒本体顶端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壳体内侧顶端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壳体的正前方设置有门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吸盘。
优选的,所述防撞套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本体与两侧的限位块及壳体内侧后端抵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端的倾斜角度为30°-45°。
优选的,所述门体外壁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门体外壁的右侧开设有门把手。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包括左限位块和有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和有限位块相互对称设置,且规格大小完全一致,所述导向块包括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所述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相互对称设置,且规格大小完全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防撞套具有弹性,套设在外壳上方便安装,外壳和防撞套对控制盒本体进行双重保护同时具有防尘的效果,避免外力碰撞和掉落至地面容易损坏内部电器原件的情况。2、当控制盒本体进行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启动散热风扇对控制盒本体的左侧进行持续输入冷风,在两个限位块、两个导向块和控制盒本体顶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n型流道并持续输入冷风,控制盒本体内部的热量通过孔洞排出,并被冷风带出壳体,从而对控制盒本体进行持续散热,散热效率高效,解决了热量无法有效排出,控制盒本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损坏电器原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2-防撞套,3-进风口,4-出风口,5-散热风扇,6-限位块,7-控制盒本体,8-导向块,9-防尘网,10-门体,11-吸盘,101-观察窗口,102-把手,61-左限位块,62-右限位块,81-左导向块,82-右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双杰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双杰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53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