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双头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1697.6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狄强;丁锦溪;王珍珍;赵敢峰;陈雁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喜玛拉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1/00;B24B41/0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刘燕 |
地址: | 362213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打磨加工领域的一种可移动式双头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打磨机、打磨平台、控制柜、导杆、移动微调机构、支撑架,移动微调机构包括固定板、滑杆固定尾座、滑杆、固定结构、微调结构、下导向块、定位螺钉,下导向块固接于固定板左侧下表面,微调结构固接于固定板左侧上表面,滑杆固定尾座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右侧外表面,滑杆固接于滑杆固定尾座内侧,固定结构安装固定板在右侧滑杆上方,移动微调机构配合打磨机能够实现较为特殊角度的打磨工作,并列设置的打磨机能够保证同批次管材打磨的工作质量,大大的提高了打磨机打磨工作的效率及管材打磨的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双头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在经过初步加工后,还要继续进行后置加工处理,后置加工处理中包括打磨、修边、折弯等一些系列工序,才能够对管材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通常需要对初加工后管材外边进行打磨处理,可选择的打磨方式众多,可根据打磨需求,对管材进行打磨工作。
针对目前的打磨装置,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
目前打磨装置通常是直接将打磨机固定后对管材进行打磨,由于管材打磨需要较高的操作水平,打磨过程较长,固定的打磨机无法进行灵活的调整,并且无法对管材同时进行打磨工作,导致打磨效率较低,在大批次打磨工作中,分批次打磨还会导致打磨质量不一致,影响管材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双头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移动式双头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打磨机、打磨平台、控制柜、导杆、移动微调机构、支撑架,所述打磨机安装在移动微调机构上,所述移动微调机构水平安装在导杆上方,所述导杆固接于支撑架内侧,所述支撑架固接于控制柜左侧,所述打磨平台安装在控制柜上方,所述移动微调机构包括固定板、滑杆固定尾座、滑杆、固定结构、微调结构、下导向块、定位螺钉,所述下导向块固接于固定板左侧下表面,所述微调结构固接于固定板左侧上表面,所述滑杆固定尾座对称安装在固定板右侧外表面,所述滑杆固接于滑杆固定尾座内侧,所述固定结构安装固定板在右侧滑杆上方,所述定位螺钉安装在固定结构外表面,所述打磨机与移动微调机构配合能够完成垂直摆动的微调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微调结构包括调节钮、转动限位块、壳体、盖板、滑动块、连接杆、连接销钉,所述壳体固接于固定板右侧上端,所述滑动块水平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销钉铰接于滑动块左端,所述调节钮安装在连接杆左端,所述转动限位块对称安装在壳体左侧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紧固螺钉,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滑杆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左端设有螺纹头。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右侧设有垂直凹槽,所述滑动块右侧设有垂直凹槽外表面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滑动块外形一致的圆弧内腔,所述壳体通过内部所设圆弧内腔能够在滑动块外表面进行左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微调机构以下导向块所连接的导杆为圆心进行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微调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喜玛拉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喜玛拉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1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