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装置舵面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7988.6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孝;张莹;韩娅娟;严飞;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38 | 分类号: | B64C1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黄海斌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装置 传动 机构 | ||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装置舵面传动机构,包括舵机、传动杆和固定支座;舵机安装在机身框之上;传动杆一端与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固定支座一端与舵面侧端固定连接,固定支座另一端通过扭转结构与传动杆另一端铰接相连。本申请解决了现有固定翼无人机的舵面传动机构存在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飞行装置舵面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其中,无人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灵活性高、对地勤保障要求低、安全风险系数小等优点。
其中,对于固定翼无人机,其无人机主要操作面(副翼、升降舵、方向舵)后缘一般会设置舵面,以在气流中利用舵面偏转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固定翼无人机有四个舵面,包括襟翼、副翼、方向舵、升降舵,舵面通过铰支座与机翼可转动的连接,并可以通过舵面传动机构驱动控制舵面的转动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飞行场景。对于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其机翼舵面传动机构多采用连杆机构的方式来连接驱动,但由于连杆暴露在机身外面,将会产生阻力,影响飞行速度,同时也影响飞机美观。
为此,有些固定翼无人机也会采用在舵面的根部安装舵机,利用舵机直驱的方式对舵面进行驱动,但是这种舵面传动结构,对于舵机的安装位置会有特定的要求,即舵机必须垂直于舵面安装,以使舵机驱动端与舵面保持同一传力轴线。
然而对于固定翼无人机而言,其机身或机翼根部并不能确保一定能够满足舵机的安装要求,导致出现舵面传动机构安装困难,机身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飞行装置舵面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固定翼无人机的舵面传动机构存在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行装置舵面传动机构,包括舵机、传动杆和固定支座;舵机安装在机身框之上;传动杆一端与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固定支座一端与舵面侧端固定连接,固定支座另一端通过扭转结构与传动杆另一端铰接相连。
进一步的,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固定座与传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传动杆与联轴固定座通过第一花键和第一紧定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扭转结构包括铰接相连的第一扭转件和第二扭转件,第一扭转件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第二扭转件与传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扭转件与固定支座通过第二花键和第二紧定螺钉固定连接,第二扭转件与传动杆通过第三花键和第三紧定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扭转件和第二扭转件之间的预设夹角基于舵面旋转轴线与舵机驱动端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确定。
进一步的,机身框上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用于安装舵机和传动杆。
进一步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舵机。
进一步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二安装部,传动杆穿设在第二安装部上,并与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部与传动杆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宽范围变扭矩方向的无人机舵面传动机构,整个舵面传动机构可以不受机身或机翼空间限制,也不受传力轴线限制进行安装,整个舵面传动机构可以在舵机输出端与舵面不再同一传力轴线的条件下,完成对舵面的驱动控制。因此,降低了舵面传动机构的安装位置要求,扩大了其安装范围,减小了其安装难度。且由于扩大了舵机的安装范围,还提高了飞机机身的空间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7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标卡尺数据自动采集装置
- 下一篇:支撑结构及其轴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