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8074.1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5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群;张传生;欧秋良;李静;刘哲;莫我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19 | 分类号: | H01M50/519;H01M50/503;H01M50/557;H01M50/5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徐雪芹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壳体、极耳、连接件和保护板;电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极耳与电芯电连接,且极耳延伸至壳体外部;连接件位于极耳和保护板之间,连接件的一端套设在位于壳体外部的极耳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保护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焊接保护板的工序中,极耳焊接效果不佳,影响电池的性能和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优越性,在电动车、通信电源、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模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3C类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和迅猛发展,对锂离子电池PACK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锂离子电池的PACK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工序:移印喷码、贴胶、焊接保护板、性能测试和尺寸测量等。在现有的焊接保护板的工序中,通过对极耳和保护板上的L型镍片进行激光焊接,使保护板和极耳导通,再由保护板连接到终端,从而实现极耳、保护板和终端的连接导通。但当极耳和保护板上的镍片焊接时使用的功率较大,会出现焊穿、炸焊和脱焊等情况,对电芯安全产生很大的隐患,甚至导致电芯报废;且穿戴类电池的极耳宽度较窄,极耳偏位公差大,例如穿戴类电池极耳宽度2mm,电池极耳偏位公差±1mm,焊点容易超出极耳导致电芯报废;此外,保护板上的L形镍片的尺寸一般比极耳大1mm至2mm,不仅浪费了保护板的空间利用率,也不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焊接保护板的工序中,极耳焊接效果不佳,影响电池的性能和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壳体、极耳、连接件和保护板;
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极耳与所述电芯电连接,且所述极耳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极耳和所述保护板之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套设在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极耳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极耳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保护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开口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极耳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接触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间距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1mm至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分布有花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和/或,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极耳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片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极性相反,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保护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进一步地,保护板朝壳体的方向弯折,所述保护板的投影位于所述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8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