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0571.5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海;刘彧;陈长松;邬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31005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波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包括弹道外壳(1),所述弹道外壳(1)的前端连接有冲击头座(4),所述外壳(1)和冲击头座(4)内设有导向弹道(2),所述导向弹道(2)内设有能沿着其移动的子弹体(3),所述冲击头座(4)的前端安装有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的外侧设有冲击头盖(6),所述冲击头(5)包括由金属铜制成的内芯(5.1)和包裹所述内芯(5.1)并由金属铬制成的外套(5.2),且所述内芯(5.1)的前端(5.3)呈圆弧形,所述导向弹道(2)的前端与所述内芯(5.1)的末端相连。其能够减少冲击波的能量衰减,从而能够将能量直接传输到需要治疗的病灶,治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减少能量衰减的冲击波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冲击波在临床医学领域最早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开始被运用到骨科及康复理疗领域。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冲击波疗法日益完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体外冲击波疗法成为近年来骨科领域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可在人体组织中发挥作用,能促进骨折断端、骨缺损区和骨坏死区细胞的增生,在治疗肩周炎、骨折不连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顽固性骨软组织疾病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
但是,现有的冲击波治疗装置采用的发散式冲击波探头都是一体式的钢化结构,在冲击波传递过程容易造成能量衰减和散射,不能将有效的能量聚集于病灶区域,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冲击波治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能够减少冲击波的能量衰减,从而能够将能量直接传输到需要治疗的病灶,治疗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包括弹道外壳,所述弹道外壳的前端连接有冲击头座,所述外壳和冲击头座内设有导向弹道,所述导向弹道内设有能沿着其移动的子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座的前端安装有冲击头,所述冲击头的外侧设有冲击头盖,所述冲击头包括由金属铜制成的内芯和包裹所述内芯并由金属铬制成的外套,且所述内芯的前端呈圆弧形,所述导向弹道的前端与所述内芯的末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弹道外壳的后端通过弹道外壳座安装在气座内且所述导向弹道的后端穿过所述弹道外壳座。
优选地,所述导向弹道的后端的末尾处设有磁铁。
优选地,所述气座的下端设有气管接口。
优选地,所述冲击波治疗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弹道外壳相连的手柄壳体,所述气座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手柄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且所述手柄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弹道外壳与所述冲击头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冲击头座与所述导向弹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冲击头座与所述冲击头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冲击头盖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波治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中的一者或多者:
1、其冲击头包括内芯和外套,其中,内芯由冲击波易于穿透的金属制成,外套由能够屏蔽冲击波的金属制成,使得冲击波在冲击头内部的传递过程不易造成能量衰减和散射,从而能够将有效的能量聚集于病灶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0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短纤维丝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端转动摩擦型连梁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