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3055.8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语;卢响;石彦明;石文强;姚雄;周晋成;张杰坤;王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2F1/36;F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张玉巾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开裂 发动机 缸盖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本体,缸盖本体的各缸设有两个进气道和两个排气道,各进气道的外沿设置有进气门座圈安装孔,各排气道的外沿设置有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两个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两个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以及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与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形成鼻梁区,两个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的鼻梁区以及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与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的鼻梁区各设有一个圆弧形截面的防开裂槽,三个防开裂槽构成扇形结构。本申请解决了发动机缸盖开裂失效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发动机质量,有效地保证发动机性能,提高了整车道路行驶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发动机需要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和高爆压要求,发动机工况日益苛刻,排温不断提高,对发动机缸盖本身强度要求更加严格。合理的缸盖结构能够保证缸盖火力面受热均匀,防止因壁厚不同散热不好而开裂,确保发动机工作平稳。
大功率发动机向着高爆压的方向发展,气缸盖工作时,热负荷很大,尤其在热负荷较高的鼻梁区以及火花塞隔套安装孔处故障率很高。由于缸盖上下面温差很大,缸盖局部不能得到有效的冷却散热,火力面及鼻梁区等位置壁厚均一,未考虑局部热负荷会超限问题,最终因散热不足导致缸盖在鼻梁区及火花塞隔套安装孔开裂,造成整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解决了发动机缸盖开裂失效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发动机质量,有效地保证发动机性能与整车道路行驶安全。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的各缸设有两个进气道和两个排气道,各所述进气道的外沿设置有进气门座圈安装孔,各所述排气道的外沿设置有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两个所述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两个所述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以及所述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与所述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形成鼻梁区,两个所述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的鼻梁区以及所述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与所述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的鼻梁区各设有一个防开裂槽,所述防开裂槽为圆弧形截面凹槽,三个所述防开裂槽构成扇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开裂槽由沿座圈安装孔的外轮廓分布的两个内凹长边、连接于两个所述内凹长边的第一端且贴合于火花塞隔套安装孔的外壁且长度小于所述内凹长边的内凹短边,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内凹长边的第二端的外凸短边所形成的圆弧形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开裂槽的深度为1mm~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防开裂槽具体为由铣刀加工的防开裂铣刀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缸之间设置有用以去除各缸之间应力的去应力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去应力槽具体为由铣刀加工的去应力铣刀槽。
本申请所提供的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分别在进气门座圈安装孔与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鼻梁区以及两个排气门座圈安装孔之间的鼻梁区三个位置处设置防开裂槽,各防开裂槽为圆弧形截面凹槽,三个防开裂槽形成扇形凹槽结构。由此减小了缸盖局部壁厚,增加了局部散热,使冷却水能够更有效地对承载高爆压和高热负荷的鼻梁区进行冷却,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鼻梁区温度,扇形结构使火花塞隔套安装孔处完全冷却,减少应力集中,减小热负荷对缸盖造成的破坏,有效地解决缸盖开裂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高效防开裂式发动机缸盖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开裂槽的示意图。
其中,1-缸盖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3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