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元器件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3197.4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4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器件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类及元器件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元器件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五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流端子,所述导流端子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开设有主通气孔,所述散热器主体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副通气孔;通过该散热器整体的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降低了损耗,对工业化标准化大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类及元器件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元器件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专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标准化的大量生产,热力学原理应用在产品中尤为显著,热学的三要素,传导,辐射,对流,三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过去只注意传导,或者一部分对流,但实际对流是产生热的元素和化解条件的主要依据,影响产品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使疲劳性增加,缩短了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对元器件进行散热多采用不同的材料使散热性能可能更,或通过不同的结构增大与空气之间接触的表面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如电脑CPU散热器,以及可控硅眼中的方形锯齿散热器。
现有技术中的元器件散热器无法保证实际的质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碰撞或外力的影响而产生形变,进而导致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缩小,空气阻力下降,散热能力也同样产生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元器件的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技术中的元器件散热器无法保证实际的质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碰撞或外力的影响而产生形变,进而导致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缩小,空气阻力下降,散热能力也同样产生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元器件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元器件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五散热骨,所述散热器主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流端子。
优选的,所述导流端子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开设有主通气孔,所述散热器主体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副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主通气孔与副通气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主通气孔的直径大于副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骨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骨,所述第一散热骨与第二散热骨皆呈倾斜状设计,且第一散热骨的倾斜度大于第二散热骨。
优选的,所述第三散热骨的长度大于第五散热骨,且第五散热骨的长度大于第四散热骨。
优选的,所述导流端子的顶端呈弧形设计,所述散热器主体两侧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散热器主体、第一散热骨、第二散热骨、第三散热骨、第四散热骨、第五散热骨和导流端子皆为铝材质,且第一散热骨、第二散热骨、第三散热骨、第四散热骨和第五散热骨上皆开设有导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散热器整体的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降低了损耗,对工业化标准化大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元器件散热器无法保证实际的质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碰撞或外力的影响而产生形变,进而导致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缩小,空气阻力下降,散热能力也同样产生下降的问题,对于今后的市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31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实验动物恒温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