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风型出风网及电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6135.9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51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富;李飞雄;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刘洁 |
地址: | 332100 江西省九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风型出风网 电风扇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聚风型出风网,其包括外支撑板件、内支撑板件、聚风环件以及多个聚风枝条;外支撑板件呈环状,且外支撑板件套设于内支撑板件的外周;聚风环件设置于外支撑板件的出风侧;多个聚风枝条环绕于内支撑板件排列,聚风枝条的第一端连接于内支撑板件、第二端连接于外支撑板件;且沿内支撑板件的轴向方向,聚风环件出风侧与聚风枝条第二端之间的距离D1小于聚风枝条第二端与聚风枝条第一端之间的距离D2;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了上述的聚风型出风网的电风扇,电风扇的出风口所吹出的风会经过本聚风型出风网,且出风网边缘的风会被聚风环件所阻挡,不会发散,以此减小所吹出的风的覆盖面积,实现聚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风型出风网及一种电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风扇所吹出的风是发散的,风扇的出风网可以导风,将风进行发散,从而使风的覆盖面积大,但是风量不集中,会导致多余的风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最终消散掉,追根究底,即导致一部分电能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风型出风网及一种电风扇,本电风扇应用了上述的聚风型出风网,可以实现聚风,减小风的覆盖面积,以能够有效地利用电风扇所吹出的风,减少电能浪费。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风型出风网,其包括外支撑板件、内支撑板件、聚风环件以及多个聚风枝条;所述外支撑板件呈环状,且所述外支撑板件套设于所述内支撑板件的外周;所述聚风环件设置于所述外支撑板件的出风侧;多个所述聚风枝条环绕于所述内支撑板件排列,所述聚风枝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支撑板件、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外支撑板件;且沿所述内支撑板件的轴向方向,所述聚风环件出风侧与所述聚风枝条第二端之间的距离D1小于所述聚风枝条第二端与所述聚风枝条第一端之间的距离D2。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聚风环件出风侧与所述聚风枝条第二端之间的距离D1和所述聚风枝条第二端与所述聚风枝条第一端之间的距离D2之间的比值为1:(3-7)。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聚风环件出风侧与所述聚风枝条第二端之间的距离D1为3mm-7mm。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外支撑板件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聚风环件的外径。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聚风环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支撑板件上。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聚风枝条形成于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中,沿着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聚风枝条的正投影在环绕所述内支撑板件周向上的尺寸渐缩;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内支撑板件的中心轴线。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聚风枝条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导风面和第二导风面;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导风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为直线或弧线、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导风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为直线或者弧线;其中,所述第二平面过所述中心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导风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导风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均为直线,所述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倾斜相交。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外支撑板件的侧壁朝外延伸、以形成一用于与电风扇出风口连接的连接部。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风扇,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聚风型出风网,所述聚风型出风网安装于所述电风扇的出风口。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聚风型出风网及一种电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未经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6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风型出风网及电风扇
- 下一篇:一种容易搭接的SBS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