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区毫米波雷达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7865.9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宇;李浩然;邓志颖;庄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汉林汇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50 | 代理人: | 吴洪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盲区 毫米波 雷达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盲区毫米波雷达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腔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拉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板、安装框、拉杆、弹簧、毫米波雷达本体、螺纹杆、电动推杆、连接块和弧形槽,安装板、安装框和拉杆对毫米波雷达本体进行支撑,当两个弧形槽解除与螺纹杆的接触,弹簧的复位弹力会推动毫米波雷达本体和拉杆进行移动,达到快速推动毫米波雷达本体进行移动的效果,解决了部分毫米波雷达在安装时,其安装装置不具备一定的调节功能,导致装置不能适应汽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周围环境障碍物检测范围需求的变化,继而使汽车的检测范围出现盲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毫米波雷达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盲区毫米波雷达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
目前的许多汽车为了增强其智能驾驶体验,通过加装毫米波雷达使汽车可以对周围障碍物进行检测,但是部分毫米波雷达在安装时,其安装装置不具备一定的调节功能,导致装置不能适应汽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周围环境障碍物检测范围需求的变化,继而使汽车的检测范围出现盲区,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区毫米波雷达安装装置,具备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部分毫米波雷达在安装时,其安装装置不具备一定的调节功能,导致装置不能适应汽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周围环境障碍物检测范围需求的变化,继而使汽车的检测范围出现盲区,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可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盲区毫米波雷达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腔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前端贯穿至安装板的外部,所述拉杆位于安装板外部一端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拉杆位于安装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毫米波雷达本体,所述弹簧的前端与毫米波雷达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背面与安装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毫米波雷达本体背面的中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后端贯穿至安装框的内腔,所述安装框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和螺纹杆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
优选的,左侧所述连接块一侧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左侧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贯穿至右侧所述连接块的内腔,且与右侧所述连接块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后端贯穿至安装板的内腔,所述安装框内腔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位于安装板内腔的一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半径大于拉杆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毫米波雷达本体正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毫米波雷达本体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7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提高轧辊加工精度功能的磨床
- 下一篇:一种吹瓶设备用回转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