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遮阳篷及篷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4804.5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6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再总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再总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F10/08;E04B7/16;E04D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胡俊琼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阳篷 连接 结构 | ||
1.一种遮阳篷,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包括纵向梁(11)、横向梁(12)和支撑腿(13),所述纵向梁(11)和所述横向梁(12)相互直角连接形成水平框架,所述纵向梁(11)和所述横向梁(12)连接处向下垂直连接所述支撑腿(13),所述纵向梁(11)和所述横向梁(12)各自设置至少两条,所述支撑腿(13)至少设置四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和遮阳板(6),所述遮阳板(6)为长条形状并与所述横向梁(12)长度相匹配,若干所述遮阳板(6)沿所述纵向梁(11)方向依次排列覆盖所述纵向梁(11)和所述横向梁(12)所连接形成的水平框架,所述遮阳板(6)与所述连接件(5)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件(5)的转动形成所述遮阳板(6)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后端设置有连接柱(53),所述遮阳板(6)设置有通孔(612),所述连接柱(53)穿过所述通孔(612)形成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遮阳板(6)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6)后部设置为连接部(61),所述遮阳板(6)前部设置为遮挡部(62),所述连接部(61)与所述遮挡部(62)连接处向上凸起,所有所述遮阳板(6)凸起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所述连接部(61)后端向下凹陷形成凹槽(611),所述通孔(612)设置在所述凹槽(611)前侧壁靠上的位置,所述连接部(61)前端下侧设置有突出的钩形条(613),所述连接件(5)前端设置有按压板(55),所述按压板(55)竖直延伸,上部与所述连接件(5)主体之间形成连接槽(54),所述钩形条(613)插入所述连接槽(54)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55)可供外力接触按压使所述连接槽(54)产生形变,所述连接件(5)为一体设置的塑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孔一(51),所述纵向梁(11)内侧竖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孔一(51)通过螺栓与所述纵向梁(11)内侧竖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5)下端尾部设置有连接孔二(52),串联条(43)为与所述纵向梁(11)平行设置的长条形连接条,所述串联条(43)上均匀设置与所述连接件(5)数量相匹配的螺纹孔,螺栓通过所述串联条(43)的螺纹孔和所述连接孔二(52)使所述连接件(5)与串联条(43)形成活动连接,所述串联条(43)串联连接多个所述连接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62)最前端下弯形成遮沿(621),所述遮阳板(6)闭合后,所述遮沿(621)贴合遮挡前方相邻所述遮阳板(6)上所述凹槽(611)的后壁,所述纵向梁(11)内侧下方纵向设置有排水槽(111),所述凹槽(611)的水流出后排入所述排水槽(111),所述支撑腿(13)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腿(13)顶端贯通设置有排水孔(131),所述排水槽(111)与所述排水孔(1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梁(12)内侧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在所述动力装置上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两侧端部一体设置有转动条(41),在所述纵向梁(11)端部内侧设置有固定连接的固定件(45),所述固定件(45)一体设置有固定轴(44),所述转动轴(4)套设在所述固定轴(44)外表面进行转动,活动条(42)一端与所述转动条(41)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条(42)另一端与所述串联条(43)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条(42)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弯曲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为由蜗杆(31)和涡轮(32)组成的转向器(3)以及可与所述转向器(3)可拆装连接的手摇杆(2),所述涡轮(32)与所述转动轴(4)卡合,所述涡轮(32)转动带动所述转动轴(4)相应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32)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梁(12)内侧的中部,所述转动轴(4)相应设置为左右等长的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再总,未经于再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48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