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5122.6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5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勇;蒋申勇;秦继忠;王薪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外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净化 体外循环 管路 压力 传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属于血液透析技术领域。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和设于壳体内具有弹性的管状胶套,管状胶套将空腔分割成位于管状胶套内侧的流通室和环绕管状胶套设置的空气压力传导室,流通室的一端连接有入口,另一端连接有出口,空气压力传导室与设于壳体上的传感器端口连通,管状胶套内设有用于限制管状胶套向内收缩的最大位置的限位结构。流通室呈圆柱状,更有利于血液在流通室的流动顺畅,避免血液滞留时间过长而产生凝血,减少抗凝剂的使用;设计有支撑筋位,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增加传导装置的测量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透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是用于人体体外透析的连接管路,主要作用是连接人体与透析器,将人体内的血液输送到透析器进行净化,并导回人体,形成循环。所起的作用是代替血管,充当血液流动的管路使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检测管路内的压力状态,通常设置压力传导装置。为了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减少凝血的现象,常采用非接触式的压力传导装置。
例如,中国专利“用于体外血液透析机的压力输出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106573095A)”中涉及一种POD组件,该POD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流通室和压力感测侧的可移动隔膜,传感器端口与压力感测侧流体连通,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与流通室流体连通。当血液流过流通室时,正或负压使隔膜上下移位,随着空气体积的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将由压力转换器检测,从而实现透析机实时监测压力。
壳体内部的可移动隔膜为弹性圆片状,圆片隔膜周边固定于圆形壳体上,整个圆片隔膜中间部分直接悬浮于流通室,在中间部位缺少支撑的前提下,受到流通室压力上下振动的幅度和频次过大时,使用一段时间后圆形隔膜片中间会变形,导致隔膜片无法完全复原,不能回到中间初始位置,这时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频繁矫正隔膜片错误的位置,使得治疗的操作难度加大,风险增高,多次矫正也会使得压力输出装置的测量准度降低,从而影响正常使用;可移动隔膜圆片放置于流通室的最上端,离流通室的出入口端较远,整个流通室的空间也较大,血液在里面流动性会减弱,使得血液滞留时间过长而增加凝血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精准度不易降低的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和设于壳体内具有弹性的管状胶套,所述管状胶套将空腔分割成位于管状胶套内侧的流通室和环绕管状胶套设置的空气压力传导室,所述流通室的一端连接有入口,另一端连接有出口,所述空气压力传导室与设于壳体上的传感器端口连通,所述管状胶套内设有用于限制管状胶套向内收缩的最大位置的限位结构。
流通室和空气压力传导室完全隔开,工作时血液经入口进入流通室,然后由出口流出,此过程中管状胶套发生形变,使空气压力传导室内的空气体积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将由压力转换器检测,从而实现透析机实时监测压力。
由于限位结构能限制管状胶套向内收缩的最大位置,使得管状胶套向内振动的幅度不会过大,即便是长时间使用后,管状胶套也不会变形,增加测量准确度。
在上述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中,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伸入空腔且呈管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同轴设置,所述管状胶套的一端密封套设在第一支架上,另一端密封套设在第二支架上,所述入口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内孔,所述出口为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内孔。
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外径相等。
在上述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管路压力传导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支撑筋位,若干所述支撑筋位沿管状胶套的中轴线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通过若干支撑筋位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外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外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5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免疫学用生物存储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文设计制作用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