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揿针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0228.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俞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揿针,包括粘性层、固定层、保护盖、揿针主体安装座、揿针主体和受力层,所述揿针主体插接在揿针主体安装座中并与揿针主体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盖设置于揿针主体安装座的顶部并与揿针主体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揿针主体安装座设置在受力层的顶部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揿针主体与揿针主体安装座为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揿针主体可以调整揿针主体伸出揿针主体安装座的长度,从而达到适应不同人群的目的,安装在揿针主体安装座顶部的保护盖用于对揿针主体进行保护,避免揿针主体被误碰造成伸出长度出现变化,同时避免揿针主体受到碰撞而出现弯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揿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体式揿针。
背景技术
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中医辅助治疗法,在穴位上埋针,起到穴位按摩的作用,减轻疼痛,促进器官血液循环系统,根据病理需要,埋针于什么穴位就作用于相应的器官。
市面上的揿针存在以下弊端:常见的揿针长度在出厂时,其针体长度是设定好的无法更改,在碰到肥胖人群时,原本合适普通人群的揿针长度则显得较短,针体无法深入病灶要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揿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揿针,包括粘性层、固定层、保护盖、揿针主体安装座、揿针主体和受力层,所述揿针主体插接在揿针主体安装座中并与揿针主体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盖设置于揿针主体安装座的顶部并与揿针主体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揿针主体安装座设置在受力层的顶部表面上,所述粘性层固定设置在受力层的底部表面上,且受力层嵌入粘性层中,所述固定层固定设置在粘性层的顶部表面上并包裹住揿针主体安装座的外侧侧面,所述揿针主体贯穿受力层和粘性层。
优选的,所述揿针主体安装座由下作用板、连接套、上作用板和保护盖连接座组成,下作用板设置于连接套的底部,上作用板设置于连接套的顶部,所述保护盖连接座设置于上作用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下作用板、连接套、上作用板和保护盖连接座为同轴线设置并且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揿针主体由针体和旋帽组成,所述针体的中部设置有外螺纹,旋帽设置于针体的顶部,所述旋帽与针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帽呈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粘性层的底部表面上固定有网格状的抑菌层,所述抑菌层使用银离子作为主要原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揿针主体与揿针主体安装座为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揿针主体可以调整揿针主体伸出揿针主体安装座的长度,从而达到适应不同人群的目的,安装在揿针主体安装座顶部的保护盖用于对揿针主体进行保护,避免揿针主体被误碰造成伸出长度出现变化,同时避免揿针主体受到碰撞而出现弯曲;
揿针主体安装座由下作用板、连接套、上作用板和保护盖连接座,其中下作用板用于增大与受力层的接触面积,避免力度集中造成受力层过度变形,受力层用于分散使用者施加的力度;
揿针主体由针体和旋帽组成,旋帽用于方便旋转针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揿针主体安装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揿针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0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确度的灌砂筒
- 下一篇:一种板材用粉屑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