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45660.1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纳一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30 | 分类号: | G01N3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鸿知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谱仪 风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包括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内部分为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系统、分离系统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分别位于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所述分离系统位于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下方的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该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散热扇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气相色谱仪框架内,使得空气经过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并通过通风孔进入气相色谱仪其他部位中,利用空气流通将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从气相色谱仪框架上的通风孔排出,如此形成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针对室内装饰装修、家具添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情况,进行的分析、化验的技术过程,根据检测结果值,出具国家认可(CMA)、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通过气相色谱仪可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气相色谱仪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其基本结构相似。气相色谱仪一般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及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组成,但是气相色谱仪运行过程中,除分离系统以外,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及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均会产生热量,由于分离系统通过离心力进行材料的组分分开,因此离心机中的扇叶会将分离系统产生的热量导出,但风力无法导入其他框架中,且目前通过散热扇进行通风,但风力无法进入气相色谱仪的框架内各种系统进行散热,针对该问题,我们提出了气相色谱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包括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内部分为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系统、分离系统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分别位于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所述分离系统位于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下方的气相色谱仪的顶端框架内,所述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位于气相色谱仪侧面的框架内,所述气相色谱仪的侧面安装有L形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仪的内部安装有位于位于分离系统下方的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上方安装有透气的安装板,所述气相色谱仪的框架上开设有位于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附近的通风孔,所述L形侧板的底端开设有进风孔。
优选的,所述气相色谱仪内侧的通风孔处铺设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L形侧板内侧的进风孔处安装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气相色谱仪的风冷结构,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附近的气相色谱仪框架上开设通风孔,并增设散热扇,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气相色谱仪框架内,使得空气经过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并通过通风孔进入气相色谱仪其他部位中,利用空气流通将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从气相色谱仪框架上的通风孔排出,如此形成通风系统,可直接对气路系统、进样系统、检测系统、和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进行散热,且相对成本低,且散热效率更高,更适合气相色谱仪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相色谱仪;2、气路系统;3、进样系统;4、检测系统;5、分离系统;6、温控检测和记录系统;7、L形侧板;8、散热扇;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纳一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纳一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45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