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滚子的磨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61789.1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8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甘元江;霍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纳川海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地址: | 4022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滚子 磨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滚子的磨削机构,涉及轴承滚子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第一摩擦盘以及第二摩擦盘,其中,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外壳上还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二摩擦盘回转的动力组件;第一摩擦盘上设有入口以及螺旋槽,入口与螺旋槽相连通,螺旋槽由外至内的旋向与第二摩擦盘的回转方向一致;第二摩擦盘上设有出口以及导向槽,出口与导向槽相连通,导向槽设有多个,各导向槽可推动球胚在螺旋槽内滑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兼顾设备体积以及设备运行步骤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滚子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轴承滚子的磨削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滚子属于滚动轴承中的一种,是现代化机械中广泛运用的部件之一,它是依靠主要元件之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转动零件的,轴承滚子现大多已经标准化,轴承滚子具有启动所需力矩小、旋转精度高、选用方便等优点。
上述滚子的加工步骤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加热钢材使其处于易加工的状态,随后通过对压机将一小段钢材冲压形成球胚,之后需要对球胚进行打磨以去除球胚表面凸出的毛刺;
现有技术中自动化去除毛刺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将球胚运输到一斜向导向槽中,随后球胚即可受重力影响在该斜向导向槽中滑动,并在该滑动过程中通过与斜向导向槽的内壁不断磨削球胚;为减少了斜向导向槽的占用空间,该斜向导向槽的一端通常设置为螺旋向下延伸的结构;但在这种结构中,考虑到其依靠重力驱动球胚滑动,为使球胚在一次由上至下的滚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磨削,其斜向导向槽势必较长,导致其占用空间也较大。
2、还可采用立式打磨机进行打磨,立式打磨机具有左右盘的两块结构,左盘(砂盘)为旋转工作盘,带有多条同心的滚道,右盘为固定盘,工作过程中左盘与右盘相互靠近依靠摩擦力带动球体滚动达到磨削效果,由于设置了主动磨削机构,其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但考虑到该设备的工作过程为间歇式作业,即每当加工完一批球胚后,需要暂停该设备,待其内部球胚滚出以及外界球胚滚入后,重新启动设备进行磨削,其步骤较多较为繁琐,加之设备的不断启停容易打乱生产节拍,以造成生产线整体的生产滞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滚子的磨削机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兼顾设备体积以及设备运行步骤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轴承滚子的磨削机构,包括:外壳、第一摩擦盘以及第二摩擦盘,其中,
所述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二摩擦盘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还安装有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摩擦盘回转的动力组件;
第一摩擦盘上设有入口以及螺旋槽,所述入口与所述螺旋槽相连通,所述螺旋槽由外至内的旋向与所述第二摩擦盘的回转方向一致;
第二摩擦盘上设有出口以及导向槽,所述出口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所述导向槽设有多个,各所述导向槽可推动球胚在所述螺旋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球胚滚动至机构入口时,由于第二摩擦盘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各导向槽不停回转,使得球胚被导向槽择一带入螺旋槽以及导向槽中,随后,该球胚跟随着导向槽一同旋转,并在导向槽壁面的推动下,不断沿着螺旋槽向内滚动,此时,该球胚即可同时在螺旋槽以及导向槽的壁面的摩擦下得到充分的加工;最后,当球胚滑动至出口位置时,则其受重力影响滑出导向槽并完成加工;通过设置多个导向槽,即可在螺旋槽的每圈槽上同时加工多个球胚,以实现利用导向槽不断的将外界球胚带入各摩擦盘内的目的;综上所述,本装置利用导向槽以及螺旋槽同时磨削球胚,较现有技术中的单斜向导向槽而言其加工路径更短,占用体积更小;此外,本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无需不断启停装置,便可实现球胚的滚入加工以及加工完成后的自动滚出,减少了装置的运行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纳川海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纳川海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61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