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雾化喷头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63955.1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10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华;骆桢弘;陈新文;鲍鑫;沈浩;周航;左吉;赵俊杰;万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02 | 分类号: | B05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雾化 喷头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喷雾配件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多级雾化喷头结构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喷头主体和进水管,喷头主体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上开有进气孔,上连接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雾化盒,雾化盒内设有雾化腔,雾化盒的上端开有插孔,雾化盒上方的上连接部的一侧开有连接孔,进水管的一端插入连接孔并向外延伸,进水管的另一端插入插孔并与雾化腔相连通,雾化盒沿周向方向排布有至少三个旋流口,下连接部开有雾化喷孔,雾化喷孔与雾化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雾化均匀,雾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雾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雾化喷头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仪器对于电子芯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芯片在运行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芯片的散热需求越来越大,喷雾冷却技术因为其所需冷却工质少和高效的散热的特点,一直以来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尤其在高度集成化、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喷嘴在化工、航空航天、冶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液体喷嘴的雾化效果和能力对于燃烧效率、除尘效果、冷却性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喷嘴是射流发生元件同时也是能量转换元件,作用在于将高压介质的压力能转换为射流动能,同时喷嘴的雾化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喷雾分布的均匀性与覆盖的一致性,而喷嘴的结构设计对射流与雾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最终体现在换热效率方面。
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嘴,雾化效果差,喷出的雾化液滴不均匀,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多级雾化喷头结构装置,有效提高喷嘴的雾化性能,保证喷雾分布的均匀性和喷雾覆盖的一致性,提高喷雾冷却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不均匀,雾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级雾化喷头结构装置,此装置雾化均匀,雾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级雾化喷头结构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喷头主体和进水管,所述喷头主体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有进气孔,所述上连接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雾化盒,所述雾化盒内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盒的上端开有插孔,雾化盒上方的所述上连接部的一侧开有连接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插入连接孔并向外延伸,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插入插孔并与雾化腔相连通,所述雾化盒沿周向方向排布有至少三个旋流口,所述下连接部开有雾化喷孔,所述雾化喷孔与雾化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进水管的一端外接水源,水从进水管流入雾化腔,同时,高压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容纳腔,再从容纳腔经旋流口进入雾化腔,旋流口沿着雾化盒周向布置,形成向心结构,从而将进入雾化腔内的空气形成旋转气流,对水加压剪切,使水在雾化腔内扰动、扩散、破碎,实现高效雾化,被雾化后的水再从雾化喷孔喷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和雾化盒的联合设置,实现对水的高效雾化,均匀设置的旋流口形成均匀的旋转气流,使水雾化更均匀,雾化效果更好,可应用于喷雾装置的工作中。
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喷头主体和进水管,所述喷头主体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有进气孔,所述上连接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雾化盒,所述雾化盒内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盒的上端开有插孔,雾化盒上方的所述上连接部的一侧开有连接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插入连接孔并向外延伸,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插入插孔并与雾化腔相连通,所述雾化盒沿周向方向排布有至少三个旋流口,所述下连接部开有雾化喷孔,所述雾化喷孔与雾化腔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对喷出的水汽雾化,所述下连接部上还开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少,所述锥形槽的上部与雾化腔相连通,所述锥形槽的下部与雾化喷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锥形槽上部所在的下连接部与上连接部之间形成支撑台,所述雾化盒的下端固定在支撑台上,所述雾化盒的外壁与上连接部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63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五角棘轮防盗螺栓
- 下一篇:一种密封性的防腐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