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腐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3332.2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英;赵青松;狄聚青;牛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239004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装置 | ||
提供一种腐蚀装置,其包括手柄、上盘体、下盘体、长直杆组以及短直杆组;上盘体设有上孔组和上圆锥体组,上孔组具有上孔,各上孔为通孔,各上圆锥体组具有上圆锥体;下盘体设有下孔组和下圆锥体组,下孔组具有下孔,各下孔为盲孔;各下圆锥体组具有下圆锥体;长直杆组具有长直杆;短直杆组具有短直杆,长直杆组和短直杆组选择性地插入上盘体和下盘体的上孔和下孔,长直杆组沿径向位于短直杆组的外侧,长直杆组在上盘体处围成上空间,上空间内的上圆锥体的顶点支撑上被腐蚀对象;短直杆组在下盘体处围成下空间,下被腐蚀对象小于上被腐蚀对象,下空间内的下圆锥体的顶点支撑下被腐蚀对象。由此,提高腐蚀装置的通用性和腐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表面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腐蚀装置。
背景技术
晶体制作完成之后一般需要切割出头部和尾部各一片来进行表面腐蚀,以进行后续的微观晶格缺陷检测。切出的头尾晶片通常大小不一,尤其是不同批次的不同的晶体更合适如此,这对腐蚀装置的通用性和腐蚀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腐蚀装置,其能提高腐蚀装置的通用性来适应不同尺寸的被腐蚀对象且能够提高腐蚀效率。
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腐蚀装置包括手柄、上盘体、下盘体、长直杆组以及短直杆组;手柄位于上盘体和下盘体的侧方将上盘体和下盘体固定,且手柄从上盘体向上突出,以供操作员抓握;上盘体和下盘体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且彼此间隔开,上盘体设有从径向最外侧向径向最内侧交替排列的至少三个上孔组和至少三个上圆锥体组,上孔组具有多个上孔,各上孔组中的上孔分布在至少三个象限且位于同一圆圈上,所述至少三个上孔组所处的多个圆圈同心且彼此沿径向间隔开,各上孔为通孔,各上圆锥体组具有多个上圆锥体,各上圆锥体组中的上圆锥体分布在至少三个象限且成圈分布,所述至少三个上圆锥体组所处的圆圈同心,各上圆锥体指向上方,上盘体的所有的上圆锥体的顶点共面;下盘体设有从径向最外侧向径向最内侧交替排列的至少三个下孔组和至少三个下圆锥体组,下孔组具有多个下孔,各下孔组中的下孔分布在至少三个象限且位于同一圆圈上,所述至少三个下孔组所处的多个圆圈同心且彼此沿径向间隔开,各下孔为盲孔;各下圆锥体组具有多个下圆锥体,各下圆锥体组中的下圆锥体分布在至少三个象限且成圈分布,所述至少三个下圆锥体组所处的圆圈同心,各下圆锥体指向上方,下盘体的所有的下圆锥体的顶点共面;长直杆组具有多个长直杆;短直杆组具有多个短直杆,长直杆组和短直杆组选择性地插入上盘体和下盘体的对应圈的上孔组的上孔和对应圈的下孔组的下孔,长直杆组沿径向位于短直杆组的外侧,各长直杆的底面支撑在下盘体的对应的下孔中,各长直杆从下盘体的下孔向上延伸穿过上盘体的对应的上孔,各长直杆的顶面高于上盘体的所有的上圆锥体的顶点所共处的平面,各短直杆的底面支撑在下盘体的对应的下孔中,各短直杆从下盘体的下孔向上延伸并插入上盘体的对应的上孔,各短直杆的顶面低于上盘体的所有的上圆锥体的顶点所共处的平面,由此,长直杆组在上盘体处围成用于容置且限定上被腐蚀对象的上空间,上空间内的上圆锥体的顶点支撑上被腐蚀对象;短直杆组在下盘体处围成用于容置且限定下被腐蚀对象容置的下空间,下被腐蚀对象的外形尺寸小于上被腐蚀对象的外形尺寸,下空间内的下圆锥体的顶点支撑下被腐蚀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上孔组中的上孔以等间隔分布;各下孔组中的下孔以等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上圆锥体组中的上圆锥体以等间隔分布;各下圆锥体组中的下圆锥体以等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均为120度间隔或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等间隔分布的上孔和上圆锥体对应地处于同一半径线上;等间隔分布的下孔和下圆锥体对应地处于同一半径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上圆锥体组中的多个上圆锥体以一组分布;各下圆锥体组中的多个下圆锥体以一组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盘体还具有贯通的上中心通孔;下盘体还具有贯通的下中心通孔;上中心通孔和下中心通孔在直径上相同,上中心通孔和下中心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齐且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3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外壳加工高效冷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旋风筒降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