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雨污水截留井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93348.X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宋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62 | 分类号: | B01D29/62;B01D29/96;B01D29/56;B01D29/03;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水 截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污水截留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导板,所述井体内壁的前侧和内壁的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井体内壁靠近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第一滤板,所述井体内部靠近导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一滤孔,对流入井体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在需要对第一滤板上的第一滤孔和第二滤板上的第二疏通杆进行清理疏通时,只需打开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再推动第一滤板,使第一滤板靠近第二滤板,同时第一疏通杆插入第二滤孔内部对第二滤孔进行疏通,同时第二疏通杆插入第一滤孔内部对第一滤孔进行疏通,这样在对堵塞的滤板清洁疏通时,不需要将滤板拆下取出,就能达到对滤板进行疏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污水截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雨污水截留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的需水量和用水量的逐步加大,城乡雨污合流管道的截污、分流及改造力度也不断加大,截流井用在雨污合流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截流机构可以将污水截住,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中,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向下游流行。
现有的截留机构,不易于对滤板进行清理,这样在滤板在长时间使用发生堵塞时,需要将滤板拆下进行清理或直接对滤板进行更换,才能达到对滤板进行疏通的效果,使滤板可以正常使用,操作较为麻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发明一种市政雨污水截留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雨污水截留井,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一滤孔,对流入井体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在需要对第一滤板上的第一滤孔和第二滤板上的第二疏通杆进行清理疏通时,只需打开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再推动第一滤板,使第一滤板靠近第二滤板,同时第一疏通杆插入第二滤孔内部对第二滤孔进行疏通,同时第二疏通杆插入第一滤孔内部对第一滤孔进行疏通,这样在对堵塞的滤板清洁疏通时,不需要将滤板拆下取出,就能达到对滤板进行疏通的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雨污水截留井,包括
井体,所述井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导板,所述井体内壁的前侧和内壁的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井体内壁靠近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
第一滤板,所述井体内部靠近导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槽,所述第一滤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疏通杆,所述第一疏通杆的数量设置为多组,所述第一滤板前侧的中间位置和后侧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第二滤板,所述井体内部靠近第一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板靠近第一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疏通杆,所述第二滤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所述第二疏通杆的数量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二疏通杆与多组所述第一疏通杆交错设置,所述第二疏通杆与第一滤孔对齐,所述第一疏通杆与第二滤孔对齐。
优选的,所述井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井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井体顶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井体顶部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二盖体,所述井体的后侧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井体内部底部靠近导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条关于井体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板的上表面为倾斜设置,所述导板上表面的后侧低于导板上表面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与井体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板与井体之间通过安装块和安装槽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外侧与安装槽的内侧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3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