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生植物碳排碳汇量测定自动取样静态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17649.1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田腾飞;黄鹏;孙永利;张玮嘉;张岳;赵青;李鹤男;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A01G9/24;A01G9/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植物 碳排碳汇量 测定 自动 取样 静态 培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碳排碳汇量测定自动取样静态培养系统,包括静态培养箱、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及供压供水装置,其中静态培养箱内部密封培养水生植物,该静态培养箱的进水端设于箱内液面之下且连接供压供水装置,且静态培养箱的气体采样端设于箱内液面之上且连接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供压供水装置定时定量向静态培养箱内供水并挤压箱内液面之上的气体进入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该静态培养系统可有效保证不向静态培养箱引入新的气体、液体及固体杂质,且可定量、定时精确控制采气量,实现水生植物全生命周期碳排碳汇量的全自动取样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植物碳排碳汇量测定自动取样静态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对城市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且随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和效果逐步显现,发挥水体碳汇作用已提上城市建设工作日程。目前对于城市河湖的碳汇量计算没有一个明确的计量方法,又因为我国目前水体生态化建设要求,水生植物种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明确水生植物碳汇当量,就是明确城市水体的碳汇量,这个当量对于指导实际工程具有很大价值。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于在一定温度和大气压强下,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稳定,因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向水中进行溶解,进而促进了水体碳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培养装置,便于进行水体碳汇量试验的采样及测算,便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生植物碳排碳汇量测定自动取样静态培养系统,该静态培养系统可有效保证不向静态培养箱引入新的气体、液体及固体杂质,且可定量、定时精确控制采气量,实现水生植物全生命周期碳排碳汇量的全自动取样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生植物碳排碳汇量测定自动取样静态培养系统,包括静态培养箱、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及供压供水装置,其中静态培养箱内部密封培养水生植物,该静态培养箱的进水端设于箱内液面之下且连接供压供水装置,且静态培养箱的气体采样端设于箱内液面之上且连接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供压供水装置定时定量向静态培养箱内供水并挤压箱内液面之上的气体进入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多通道自动集气装置包括涡轮聚风筒、导气管、导气通路、多联多通阀及集气袋;导气管固设在静态培养箱的侧壁上,导气管的两端均连通箱内液面之上的气腔,其中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涡轮聚风筒,且导气管上并联连通有多个导气通路;导气通路上设有多联多通阀,导气通路的末端密封绑扎集气袋。
优选的,供压供水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电动套管推杆、水柱桶及滑动活塞;步进电机及水柱桶均固设在静态培养箱的外壁上,该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多根电动套管推杆;电动套管推杆的动力输出端轴向延伸至水柱桶内部并固接滑动活塞;水柱桶的底部设有连通静态培养箱的导水管,该导水管上设有开关电磁阀。
优选的,静态培养箱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营养液层、海绵防渗层、底泥层、水体层及空气层,其中营养液层填装在静态培养箱底部,该营养液层的顶部固定封装海绵防渗层;海绵防渗层包括缓释板,该缓释板上设有垂向贯通的漏孔,且缓释板的顶面及底面上均覆盖有海绵层;底泥层铺设在海绵防渗层上,且底泥层的上部高度调节连接第一培养板;水体层的上部高度调节连接第二培养板,且水体层的水面上方留设空气层。
优选的,静态培养箱的底泥层及水体层中均设有温度和水质检测传感器,且静态培养箱的水体层中还设有促进水体循环的水泵,以及为水体供氧的曝气头;曝气头的底部为第一培养板上固定的沉水植物曝气,该曝气头上固设有向上延伸至第二培养板位置的曝气导管;曝气导管为为第二培养板上限位的沉水植物曝气。
优选的,静态培养箱的上部高度调节连接第三培养板,且静态培养箱的顶部开口处密封设置盖板;盖板底面上固设有多根全光谱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17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NMOS管的防反接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充电宝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