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33412.2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2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彩兄;马润生;祁富志;王克荣;赵文强;石生超;徐嘉伟;周军;徐元祥;王正伟;雷国斌;方侃;罗仲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810000***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成像 检测 设备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检测设备,控制装置适用于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包括分光轮、驱动件和光源部件;控制装置包括:驱动器,与驱动件通讯连接,以驱动驱动件的输出端转动;控制器,与光源部件通讯连接,以控制光源部件产生光束的孔径;壳体,具有容纳空间,驱动器和控制器均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通讯接口,设置于壳体,驱动器通过第一通讯接口与驱动件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接口,设置于壳体,控制器通过第二通讯接口与光源部件通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集成度不合适所导致的校准效率低,以及不方便调节试验,也不方便观察试验进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成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紫外线成像仪是一种常用的高压电力设备检查仪器,能够帮助检修人员快速查找处高压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紫外线成像仪在生产后,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将不合格的产品淘汰,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不仅需要检测其光晕捕捉效果,还需要检测其光晕敏感度等其他问题。
目前,对紫外线成像仪进行检测需要光源、分光轮、平行光管、电机驱动器和光阑控制器等装置,但是,上述各装置均散落的铺设在实验室,通过线缆连接组成试验,携带不方便,集成度不高,给试验人员带来了组装成本,降低了校准效率;或是,上述各装置均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不方便调节试验也不方便观察试验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的集成度不合适所导致的校准效率低,以及不方便调节试验,也不方便观察试验进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紫外线成像仪检测设备包括分光轮、驱动件和光源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分光轮连接,以使驱动件带动分光轮转动;控制装置包括:驱动器,用于与驱动件通讯连接,以驱动驱动件的输出端转动;控制器,用于与光源部件通讯连接,以控制光源部件产生的光束的孔径;壳体,具有容纳空间,驱动器和控制器均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通讯接口,设置于壳体,以使驱动器通过第一通讯接口与驱动件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接口,设置于壳体,以使控制器通过第二通讯接口与光源部件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器和控制器沿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驱动器与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控制器位于驱动器的上方;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撑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与壳体连接,支撑件与控制器连接,以支撑控制器。
进一步地,支撑件为板状结构,支撑件位于驱动器和控制器之间;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支撑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器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壳体部和顶盖,壳体部具有容纳空间和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顶盖盖设在壳体部上以封闭开口;壳体部包括底板和侧壁,侧壁包括多个沿壳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的侧壁板段;相邻两个侧壁板段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相邻两个侧壁板段中的一个侧壁板段插设在第一连接凹槽内,相邻两个侧壁板段中的另一个侧壁板段插设在第二连接凹槽内。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件,各个固定件均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固定部,固定部位于容纳空间的上方;多个固定件与多个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固定件的连接部与相应的第二连接件连接;其中,各个固定部均支撑顶盖且与顶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顶盖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顶盖通过插设在第二紧固孔和第一紧固孔内的紧固件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各个固定件均包括盖体,盖体与固定部转动连接,以盖设在固定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33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飞线绕行的变压器绝缘外壳
- 下一篇:一种两侧对称驱动微型振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