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炉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35894.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96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洲;邱寿辉;杨建武;刘绍华;张久明;邓凡存;陈雷;孙清凯;汪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孙少谱 |
地址: | 06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炉 烟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炉烟气净化装置,包括SCR反应器、烟道和氨道,SCR反应器位于烟道和氨道的下游,烟道上游依次设置有加热炉、板式换热器和热风炉,氨道上游设置有氨水汽化器;热风炉包括燃烧腔和换热腔,燃烧腔的排烟道延伸至所述换热腔内,换热腔内设置有多排换热管,相邻的两排换热管之间还设置有导流组件;排烟道上设置有与各排换热管一一对应的条形出烟口;条形出烟口和导流组件的配合将燃烧腔烟气有效导流至换热管上,既避免了部分燃烧腔烟气直接在相邻两排换热管之间穿过换热腔也避免了因上游换热管的阻挡而导致的燃烧腔烟气不能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此举有利于热风炉燃烧腔热量的充分利用和加热炉烟气的高效升温,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炉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冶金工业中将金属物料或工件加热到轧制锻造温度的设备,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需要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后才可排放,现行的烟气脱硝方式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基本原理是将原始烟气经板式换热器进行一级升温后再通过热风炉进行二级升温,烟气温度升高后进入SCR反应器,与此同时汽化的氨水也被喷入SCR反应器中,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在SCR反应器中与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氮气和水,实现脱硝的目的;
上述过程中烟气的二级升温出口温度至关重要,其对后续反应的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现有的热风炉中常采用列管式换热器实现加热炉烟气与热风炉燃烧腔烟气的不接触换热,但是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相邻的换热管排之间具有较大间隙,部分热风炉燃烧腔烟气进入列管式换热器后会在相邻的换热管排之间直接穿过,其并没有与换热管进行良好的接触换热,造成了热风炉的热量浪费,不利于能源的充分利用和加热炉烟气的高效升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炉烟气净化装置,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炉烟气净化装置,包括SCR反应器以及与SCR反应器相连的烟道和氨道,所述SCR反应器位于烟道和氨道的下游,所述烟道上游依次设置有加热炉、板式换热器和热风炉,所述氨道上游设置有氨水汽化器;
所述热风炉包括燃烧腔和换热腔,所述燃烧腔的排烟道延伸至所述换热腔内,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多排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上端连接有进烟分配箱、下端连接有出烟分配箱,相邻的两排换热管之间还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排烟道上设置有与各排换热管一一对应的条形出烟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组件为一排横截面为V形的竖条,竖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设在进烟分配箱和出烟分配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组件为一排横截面为八字形的竖条,竖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设在进烟分配箱和出烟分配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腔的内侧前壁和内侧后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边界导流组件,所述边界导流组件为所述导流组件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和导流组件的材质均为碳化硅陶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条形出烟口和导流组件的配合将燃烧腔烟气有效导流至各个换热管上,既避免了部分燃烧腔烟气直接在相邻两排换热管之间穿过换热腔也避免了因上游换热管的阻挡而导致的燃烧腔烟气不能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此举有利于热风炉燃烧腔热量的充分利用和加热炉烟气的高效升温,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热风炉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热风炉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35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