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边界增设的悬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40677.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章传胜;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20;E04C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冠誉至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6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外边 增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外边界增设的悬挑结构,包括多个悬挑梁,所述悬挑梁包括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沿所述悬挑梁的轴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一悬挑梁的内伸梁沿既有楼层梁的梁边通过多个第一封闭箍筋与所述既有楼层梁绑定,所述多个第一封闭箍筋沿所述内伸梁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封闭箍筋由C型箍筋和第一拉筋闭合而成,所述C型箍筋的开放端植入绑定的所述既有楼层梁内,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一悬挑梁内,所述第一拉筋位于所述第一悬挑梁内,沿所述既有楼层梁高度方向与所述C型箍筋的开放端结合形成第一封闭箍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位于所述第一封闭箍筋内。该悬挑结构与既有边界结构绑定整体受力,增加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边界增设的悬挑结构。
背景技术
改造工程因建筑功能的需要,在建筑外边界增设悬挑阳台、走道等,需要设置悬挑梁。传统的混凝土悬挑梁需要在既有结构边界处植入悬挑梁的上下纵筋,并需要满足足够的深度,特别是悬挑梁的上部纵筋为受拉钢筋,按规范要求植筋深度一般超过钢筋直径的20倍,给现场施工带来麻烦,多数情况下纵筋植筋深度难以满足要求,即使有条件植筋,因植筋深度很大,且施工因素、植筋胶的耐久性等会影响此悬挑梁的使用年限,从而影响该悬挑结构的安全可靠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外边界增设的悬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外边界增设的悬挑结构,包括多个悬挑梁,所述悬挑梁包括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沿所述悬挑梁的轴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一悬挑梁的内伸梁沿既有楼层梁的梁边通过多个第一封闭箍筋与所述既有楼层梁绑定,所述多个第一封闭箍筋沿所述内伸梁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封闭箍筋由一个C型箍筋和一个第一拉筋闭合而成,所述C型箍筋的开放端植入绑定的所述既有楼层梁内,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一悬挑梁内,所述第一拉筋位于所述第一悬挑梁内,沿所述既有楼层梁高度方向与所述C型箍筋的开放端结合形成第一封闭箍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位于所述第一封闭箍筋内。
进一步地,第二悬挑梁的内伸梁一部分与既有框架柱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封闭箍筋绑定,另一部分与既有楼板通过多个第二封闭箍筋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闭箍筋由一个U型箍筋和一个第二拉筋闭合而成,所述U型箍筋的开放端位于所述既有楼板层,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二悬挑梁内,所述第二拉筋位于所述既有楼板层,与所述U型箍筋的开放端结合形成第二封闭箍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位于所述第二封闭箍筋内。
进一步地,第三悬挑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穿过边梁,通过植筋胶将所述第三悬挑梁与所述边梁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之间还设有腰筋,由第三拉筋勾住所述腰筋。
进一步地,所述C型箍筋在所述既有楼层梁内的植入深度为C型箍筋直径的13-15倍 。
进一步地,所述悬挑梁的内伸梁的长度为所述悬挑结构跨度的1/2-2/3。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在建筑边界以外需要新增悬挑结构,若直接从既有楼层梁或既有框架柱的末端采用纵筋植筋新筑悬挑梁,受拉纵筋植筋深度影响很大,施工可靠性低且对植筋胶的耐久性要求高,而本实用新型的悬挑结构采用沿既有楼层梁或既有框架柱的边缘的方式进行绑定,这样可将悬挑梁与既有楼层梁或既有框架柱绑定整体受力,避免了仅依靠受拉纵筋植筋的方式,并可通过适当增加悬挑梁内伸长度以提高悬挑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悬挑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40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梁支座处抬钢柱构造
- 下一篇:一种农村黑臭水体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