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43389.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8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全伟才;冯家琪;赵建豪;许靖伟;唐炫铭;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17/00;B25J9/0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乌景瑞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绳索 驱动 直径 象鼻 连续 机械 | ||
1.一种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1)及机械臂模块(2),所述机械臂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关节,所述的关节包括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若干支撑圆盘(23)、驱动绳组及柔性支撑杆(21),所述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若干支撑圆盘(23)安装在柔性支撑杆(21)上,且与柔性支撑杆(21)同轴,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设置在柔性支撑杆(21)两端;相邻的两关节中前一关节的后端的基座圆盘(24)与后一关节前端的末端圆盘(22)连接;每个关节的末端圆盘(22)上固接有三个驱动绳(3),驱动模块(1)包括多个伺服电机,每个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设有绕线盘,多个关节的每个驱动绳分别连接一绕线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关节,每个关节的三个驱动绳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杆(21)采用镍钛合金杆、玻璃纤维杆或碳纤维杆;三个关节段的柔性支撑杆(21)从后端关节至前端关节呈等差数列变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包括9个伺服电机(11)、机架顶板(14)及机架底板(15);机架顶板(14)及机架底板(15)平行设置,9个伺服电机(11)底部安装在机架底板(15)上,9个伺服电机(11)顶部安装在机架顶板(14)上,9个伺服电机(11)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的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伸出机架顶板(14)并安装有绕线盘(12),对应于每个绕线盘(12)设有一个过线盘(13),机架顶板(14)和机架底板(15)上对应于每个过线盘(13)分别设有一个过线孔,驱动绳穿过过线孔和相对应的过线盘(13)与绕线盘(12)连接;所述的机械臂模块(2)后端安装在机架底板(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基座圆盘(24)、若干支撑圆盘(23)、末端圆盘(22)等间距安装在柔性支撑杆(21)上,后端的关节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支撑圆盘(23)上沿所述圆盘的周向均匀分布有9个过线孔(25);中间的关节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支撑圆盘(23)上沿所述圆盘的周向均匀分布有6个过线孔(25);前端的关节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支撑圆盘(23)上沿所述圆盘的周向均匀分布有3个过线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关节的基座圆盘(24)的直径、支撑圆盘(23)的直径、末端圆盘(22)的直径从后向前依次呈等差数列减小;相邻的两关节的基座圆盘(24)和末端圆盘(22)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前端的关节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支撑圆盘(23)上的过线孔(25)距柔性支撑杆(21)中心的距离为12mm,中间的关节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支撑圆盘(23)上的过线孔(25)距柔性支撑杆(21)中心的距离为15mm,后端的关节的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支撑圆盘(23)上的过线孔(25)距柔性支撑杆(21)中心的距离为18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后端关节的柔性支撑杆(21)直径为5mm,中间的关节的柔性支撑杆(21)直径为4mm,前端的关节的柔性支撑杆(21)直径为3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绳索驱动的变直径仿象鼻连续型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有基座圆盘(24)、末端圆盘(22)和支撑圆盘(23)由树脂、聚甲醛或合金材质3D打印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433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PU发泡机加料泵空抽的装置
- 下一篇: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