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用的安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58680.X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娟;夏环乐;张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珞尔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宁波辰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0 | 代理人: | 廖鹏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安全 座椅 | ||
本公开涉及安全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用的安全座椅,解决现有技术中遮阳篷无法收纳进座椅的壳体内,导致占用额外空间且容易沾染污渍的问题,一种儿童用的安全座椅,包括靠背壳体和撑杆,所述撑杆和所述靠背壳体之间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靠背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面向儿童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背面,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靠背壳体上方,所述撑杆的两端和第一壳体铰接,所述撑杆和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遮挡件的一端设置在撑杆和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当所述遮挡件折叠后,所述撑杆和所述第一壳体贴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全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用的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乘车安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交通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在欧美国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已达90%以上,在美国、德国更是达到了95%。儿童安全座椅是儿童乘车时非常重要的物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若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孩子遭受致命伤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使用儿童安全坐椅,是全世界公认的儿童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儿童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在炎热的夏天,太阳会照射进车内,为了避免乘坐在车上的儿童受到阳光的直射,目前很多儿童安全座椅上都装有遮阳篷,遮阳篷可以打开或者折叠,当有阳光直射时,家长根据需要为孩子打开遮阳篷。为了让座椅内的孩子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活动空间,遮阳篷通常设置在座椅靠背壳体的上部,将遮阳篷折叠后,折叠后的遮阳篷依旧在壳体外部,无法收纳进靠背壳体,这使得儿童安全座椅占用了额外的空间,且遮阳篷长期暴露在外面,容易沾染污渍变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遮阳篷无法收纳进座椅的壳体内,导致占用额外空间且容易沾染污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儿童用的安全座椅,该安全座椅的遮阳篷能够很好的被收纳、使用方便。
本公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用的安全座椅,包括靠背壳体和撑杆,所述撑杆和所述靠背壳体之间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靠背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面向儿童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背面,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靠背壳体上方,所述撑杆的两端和第一壳体铰接,所述撑杆和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遮挡件的一端设置在撑杆和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遮挡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当所述遮挡件折叠后,所述撑杆和所述第一壳体贴合。
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遮挡件的一端设置在撑杆和第一连接片之间,遮挡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当遮挡件折叠后,撑杆和第一壳体贴合,如此一来就能实现将遮挡件收纳进壳体内,使得遮阳篷能够很好的被收纳,遮挡件收纳后不会占用额外空间,也避免遮挡件在不用时受到污渍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遮挡件支撑起来,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和所述第一壳体铰接,支撑架将遮挡件支撑起来以后,空间较大,同时,支撑架也能够引导遮挡件向内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内凹,折叠后的遮挡件被收纳在撑杆和内凹形成的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机构,所述撑杆和第一连接片卡接,所述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片卡接后,所述遮挡件通过第一卡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撑杆上的多个第一凸起和/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卡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片上的多个第二凹槽和/或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珞尔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珞尔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58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